車聯網“筑基”,數字化“筑智”,聯通智網科技打造的車路云一體化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將車路云通信時延縮短至5毫秒,實現了無人駕駛領域新成就。 近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專精特新 制造強國”系列報道中,記者以實地走訪的形式采訪了中國聯通在車聯網領域的專精特新子公司——聯通智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我們講述了未來的汽車智能化場景。 一起來看中國聯通在無人駕駛領域作出的新成就: 在海南,游客利用手機預約無人駕駛出租車;在天津,居民乘坐無人駕駛公交車自由出行;在蘇州,汽車只需要停放在停車場門口,找位置、停泊等操作全由車輛自主完成。這些曾在科幻小說里出現的場景,如今已在國內多個試驗區落地。 ![]() 圖片來源:聯通 多年來,聯通智網科技始終致力于發揮5G和邊緣計算網絡優勢,推進基于車路云一體化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得益于中國5G和算力網絡的飛速發展,聯通智網科技以中國聯通的網絡通信為基礎,憑借著8年來的在車聯網領域的豐富經驗,將聰明的車、實時的云、智慧的路、精確的圖進行連接,實現車輛的無人駕駛。這套基于蜂窩通信的車路云協同技術方案日趨成熟,網絡通信的時延越來越低,已實現車路云通信時延控制在5毫秒以內,比人類通常反應速度快了40倍左右。 ![]() 正是因為這一“絕活”技術的推動,聯通智網科技能夠實現卓越的車路云協同無人駕駛解決方案。無論是車輛與車輛之間的互聯互通,還是車輛與道路基礎設施的實時互動,5G網絡都能夠保證信息的傳輸速度與穩定性,保障安全、高效的無人駕駛服務。 就在今年,聯通智網科技發布了5G車路云一體化攻關的系列成果,包括將5G與云控平臺、車路協同及智能駕駛等技術融合,構建“車路云一體化”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并制定了“協同感知、協同決策、協同控制”的標準信息交互框架。面向車聯網場景,發布首個行業邊緣云應用中間件1.0,包括分布式存儲和分布式計算2個基礎中間件,以及融合感知、邊緣預警、多通道消息分發以及動態路徑規劃等4個應用中間件,以及基于邊緣云的交通智能感知系統、多數字孿生多引擎開放平臺等6個創新應用,為自動駕駛中國方案演進積極貢獻力量。 ![]() 同時,聯通智網科技在今年發布了行業內首個實現京津冀地區跨省互聯的京津冀測試床。測試床是由聯通智網科技牽頭,聯合智網創新中心、北京聯通、天津聯通、雄安聯通等10余家單位聯合建設的京津冀城市群邊緣計算(MEC)與車路協同(C-V2X)融合測試床。其中包含北京亦莊、天津海教園和雄安新區三個基地,實現了這三個地區之間的互聯。測試床先后承接了20余項技術攻關任務落地驗證,充分驗證5G+MEC網絡在車路協同多場景下的應用高可靠性,形成面向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的系列創新成果,榮獲中國通信學會一等獎等多個省部級獎項,并在博鰲東嶼島等20多個全國標桿項目進行推廣落地,大幅加速了我國車路協同預研進度。 此外,聯通智網科技在北京亦莊示范基地成立了中國聯通5G車聯網OpenLab開放實驗室。該實驗室提供定制、體系化、標準化測試服務流程,致力于打造面向車聯網行業服務的認證體系和生態產品庫。實驗室通過自研的5G/V2X(車對外界的信息交換)智能網聯測試平臺,對外提供包括5G/V2X數據一致性、通信性能及場景測試、終端可靠性和安全測試等服務。目前,已有許多車企與聯通智網科技開展了車聯網業務研發與車載終端測試服務的合作。 作為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國家隊,中國聯通在5G網絡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的同時,更致力于用數字化技術構建智慧交通與未來城市的緊密連接。通過持續創新和深入合作,中國聯通將助力無人駕駛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為我國的交通出行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解決方案,推動智慧交通行業的快速發展。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