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動時代,隨著ECU數量的增多,如何化繁為簡,用幾個甚至一個“大腦”來控制全車的ECU,成為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的變革方向,域控制器(DCU)應運而生,并成為近年車企以及供應商爭相追捧的核心技術。不過,新技術的誕生和持續進階也給相關產業鏈如芯片、連接器等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和挑戰,面對新的電子電氣架構,如何布局和升級技術成為諸企業正在研究的新課題。 近日,在蓋世汽車舉辦的“2023第三屆智能汽車域控制器與中央計算平臺創新峰會”上,連接器領域全球技術提供商TE Connectivity(以下簡稱“TE”)汽車事業部中國華東區銷售經理徐超圍繞連接器如何應對域控制器帶來的新變化相關話題進行了分享交流。 ![]() 域控架構下的連接“新需求” “伴隨智能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電子電氣架構正在經歷從分布式-功能集成-域集中式-域融合-中央集中域的逐步演變,這對于連接器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徐超表示。 ![]() 圖片來源:TE Connectivity 首先,在此前的分布式架構上,每個ECU處理器大概是10-40 位,而域集中后位數是急劇上升的,現在客戶的需求最高可達200多位。這么多的信號整合在一起,如何排布和高效傳輸,同步可以承載大電流,對于連接器是一大考驗。 其次,目前車企逐步把底盤域,車身域和中央網關整合在一起,也即是域融合,在此情況下,原有的低壓連接器是不足夠的,需要與高頻連接器進行高效整合,這對于連接器企業而言也是一大挑戰。不僅如此,大融合導致連接器越來越笨重,排線也更為復雜,在此境況下,小型化、輕量化變得更為迫切。 另外,我們看到,位置域架構逐步成為主流,此架構優勢是可以就近布置, 減少線束數量,降低成本等。然而,對于連接器企業而言,不同的主機廠在位置域布局和融合時有不同的想法,如何滿足多樣化的需求,是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點。 ![]() 圖片來源:TE Connectivity 除了電子電氣架構重構外,徐超指出,在自動駕駛進階中,感知層攝像頭和雷達數量增多,執行和決策層的智能化功能強化且需要做冗余,這意味著數據傳輸量越來越大,對于連接器也是極大挑戰。 “總結來說,現階段,電子電氣架構越來越集中,客戶的需求越來越急迫、高端和多樣化,這需要連接器在技術上不斷迭代升級,以保障可靠高效的傳輸;系統上更加平臺化,靈活化,以適應不同客戶需求。此外,混合式、小型化、輕量化也是未來連接器要著重解決的問題。”徐超說到。 如何應對新的變化和挑戰? 挑戰也是企業展現價值的機會。在此之前,面對汽車電氣化、智能化技術趨勢,TE較早進行了技術儲備,目前在電池、充電、高速高頻等方面均有成熟的技術和方案。據介紹,目前該司全球超過20%的銷售額來自新產品。而針對域控制器,TE也及時進行了布局。 ![]() 圖片來源:TE Connectivity 在TE看來,端子平臺化是滿足域控制器連接新需求的基礎。“端子是所有連接器的核心,平臺化的端子可以幫助車企大大降低成本。”徐超舉例表示,“我們此前曾跟一車企合作中發現,他們域控系統中使用了數種端子,日系、歐系、美系等混在一起雜亂無章。我們對這些端子進行了整合,整合后用4種端子完全可以解決客戶的問題,壓接和裝配效率等大大提高。目前,TE母端和公端產品在國內是非常完善的,后面所有的連接器也會基于這一套端子來提供服務。” ![]() 圖片來源:TE Connectivity 徐超指出,基于端子平臺體系,TE在域控制器連接上正在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工作: 1、 針對車企和Tier1提出的大電流傳輸,除了9.5mm的端子外,TE還在開發12mm的端子,致力讓域控制器達到100安培以上的載流能力。 2、 面對域融合,TE在產品設計上更加集成化和模塊化。“我們把低壓連接器和高頻連接器融合在一起,把信號端子和載流端子融合在一起,形成標準模塊,且這些模塊是可以調整組裝的,在節省空間的同時,提升了域控制器布局上的靈活性。 ![]() 圖片來源:TE Connectivity 3、 面對域控制器小型化需求,TE不斷降低端子的體積,目前主流產品多以0.5端子為基礎考量。據徐超介紹,在縮小端子的基礎上,目前TE已推出了一款可拼接的產品——Commodity連接器二代。該產品的優勢在于:1、占板面積非常小,高度相當于1元硬幣;2、用戶可根據需求進行靈活拼接,既可以單個使用,也可以將5個一起拼接形成百位的連接器,滿足大電流和多信號傳輸需求;3、該產品可應用于座艙域、自動駕駛域、位置域等多個場景。“我們有考慮在0.5的基礎上體積再縮小40%,該最新一代產品預計會在明年推出。“徐超表示。 ![]() 圖片來源:TE Connectivity 除了追求連接器本身的小型化外,TE還把目光投向了線束的重量減輕上。 “近年,我們通過不懈努力,把信號Pin從0.5方降低到0.35方,但這還遠遠不夠。目前我們在考慮能否把0.35方的信號Pin降到0.13方,這樣可以助力線束減重63%。TE所謂的小型化不僅僅是連接器本身,還致力于幫助車企在線束鏈路上實現小型化、輕量化。既降低成本還減輕了重量,這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還是蠻重要的。” 總結來看,面對域控制器的現實所需,連接器正在朝著集中化、模塊化、小型化等趨勢發展。當然,目前只是初期,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將會有更多的解決方案來助推域控甚至自動駕駛技術向更高階發展。對于連接器企業而言,越快、越專、考慮越前瞻者,勢必會成為市場贏家。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