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復工復產”這個詞熱了起來。從三月份到現在,在全國的大背景下,復工復產成了大事,與此有關的“白名單”成了熱詞。全產業鏈式協同復工復產進展如何?今天我們一起看看。 產業鏈“白名單”:全產業鏈式協同復工復產進展如何? 最近一段時間,位于江蘇泰州生產防火門的企業因為在原材料輸入和產品輸出兩方面存在物流不暢,該企業的生產環節受到了一定影響。 江蘇泰州金盾特種防火門有限公司副總 戚紅芳:主要是在物流運輸這一塊,尤其像我們這個行業體現得特別嚴重,一是原料貨源的供給不暢,第二就是產品的出貨渠道受阻非常嚴重,如果貨沒有發出的話,站里的庫存量越來越大,積壓的產成品越來越多。 放眼長三角,近期由于物流不暢導致開工困難的企業并非個例。過去,憑借產業鏈完備、協同度高等優勢,長三角僅用國土面積的4%,便創造了全國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不料突發的疫情,讓當地產業鏈上的關鍵企業出現困難。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 劉志彪:過去的長三角重要的表現是產業鏈比較完整,分工比較明確,競爭也比較充分,市場比較有序。在產業鏈具體分工上,上海主要是生產性服務業,那么它的周邊地區,都是制造業為主,在制造業方面分工也是各有特色。 產業鏈上的高效分工和有效協作,仰賴于區域間各生產要素的便捷流動。過去被充分打通的制造業上下游環節,現在一旦出現斷點,便會波及全鏈條。在長江南岸、一家位于浙江湖州的汽車軸承企業,就是當地重點保復工、保生產的企業。 一個巴掌大的汽車部件,少了它,會導致一輛整車無法下線。疫情防控期間,與上海只有不到兩百公里的運輸路途受到影響,該企業每天只有五到六車貨物能發往上海,導致倉庫庫存量比以往有所增加。
浙江湖州辛子精工黨委書記 卓旭東:我認為大概有三個方面,第一個就是提前跟客戶供應商對接好需求量,雙方共享物流渠道的一個信息,精準安排生產;第二個就是企業開辟新的一些物流渠道,以前我們都是陸運,現在我們也是嘗試通過水運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第三,就是建議上級部門,在做好防疫的同時,也精準施策,為企業的員工生活,物流運輸和生產經營上提供一些指導和幫助。 這家汽車配件企業在借助水運緩解燃眉之急的同時,更希望獲得明確的政策信息,本周一,工信部發布一系列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措施,提出要落實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尤其針對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以長三角地區為例,三省一市也提出,將試行建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及其異地配套供應企業“白名單池”制度,共同保障推動長三角全產業鏈式協同復工復產。
江蘇泰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張焱:因為前期物流受阻,大多數企業的原料進不來,然后產品出不去,列入白名單企業之后,我們會幫他們協調通行證,保證他們的生產原料順利地進入產區,生產的產品及時發往全國各地,特別是發往上海等疫情相對敏感地區或者風險地區。 事實上,江蘇和浙江等地的主管部門也意識到,重點企業和產業鏈存在的問題,并嘗試將其納入“白名單”后給予一定便利,來促進企業復工。這背后的關鍵則是,讓生產要素在跨區域流動中,進一步破除省際、城際間不統一、不協調的防疫政策壁壘。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 劉志彪:產業它是一個體系,上下游去配合才能復工,因此復工必須是全產業鏈復工,任何一個地方單獨復工都會面臨著瓶頸的問題。各地制定的加碼的政策使得統一市場分割得零零碎碎,不是一個統一市場,變成一個非常分割的沒有效率的市場,所以會嚴重影響經濟的運轉。 在上海列入要迅速開工要保的白名單企業有666家,但到了本周,剛一開始的時候,真正開工的企業剛過一半,到本周五也才到七成。除了物流不暢,原材料短缺等方面的原因,人員到崗困難也是一大阻力,比如手里有證,小區不放人……人回不來,企業當然沒法更好地復工復產,而有一些地方還存在著復了工卻沒法復產,因為短缺的還不只是人,這方方面面的問題又該怎么破局呢? 返崗“白名單”:企業復工復產進展如何? 復工復產,對于需要賺錢養家的一線職工來說,顯得尤為迫切。在長春的一家汽車座椅企業里,本周四已是操作工孟凡生復工的第四天。他是發泡車間的一名操作工,他的妻子是同一個車間的工人。停工的一個月里,沒了收入來源的老孟,心里一天比一天發慌。直到長春市實現社會面清零的那一天,夫妻倆收到了復工的消息。 老孟所在的企業,是為一汽集團提供座椅的配套企業,也因此被列入吉林省復產員工返崗的“白名單”。按照要求,工信部門需要第一時間把員工返崗白名單,發放給所在社區,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簡化員工放行條件,提高返廠效率。 長春一汽富晟李爾座椅公司總經理 李兆國:我們選擇員工,第一個是按照政府劃分的防范區、無疫小區,優先選擇這些員工。然后根據工人的意愿,首先經過工人同意,接著我們報給政府的工信部門,批準之后我們優先選擇這些員工復產。返崗的人員住在事業部的研發中心,靜止隔離三天以上,在抗原試劑盒檢測還有核酸檢測都正常情況下,才允許回到我們的裝配線上。 復工后,最讓老孟牽掛的,是家里的父母和正在讀高三的女兒。夫妻倆都不能回家,女兒還沒復課,一直在家里上網課。距離高考只有一個多月,老孟非常擔心女兒的學習和心理狀況。
長春一汽富晟李爾座椅公司 孟凡生:孩子跟老人在一起,有一些不會的題,老人也解釋不清楚,我們只能在電話上跟老師重新溝通,每天都督促她要好好學習,努力一點。 員工駐廠,家中的幼兒、老人誰來照料,成了復工家庭不得不直面的難題。而對于企業來說,面對一下子住進工廠的眾多員工,也無法輕松。在老孟的工廠里,他和六名男性工友,搭折疊床擠在公司的辦公室里,像他們這樣住在辦公室里的員工已有三百多人。 長春一汽富晟李爾座椅公司總經理 李兆國:我們把研發中心的辦公室全部征用了,目前我們的員工都住在研發中心的辦公室,最大的困難就是我們目前住宿已經達到飽和了,如果再有員工回來,我們就沒有辦法安排符合防疫規定的住宿條件了。我們現在還做不到“點對點”通勤,現在只返回50%的員工,剩下50%的員工還沒辦法返回。 返崗員工數量不足,使得這家企業的產能僅僅恢復了40%。目前企業期盼的,就是盡快實現“點對點”通勤,由班車接送員工上下班,以實現全員返崗。而除了員工短缺的困難,復工企業還面臨著防控疫情的巨大壓力。很多地方要求,復工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也就是承擔疫情風險的主體責任,這讓一些企業復工的積極性不高。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 劉志彪:有的企業不是不愿意復工,而是怕犯錯誤,怕承擔責任,把我列入白名單我也不復工,除非你已經清零了。另外很多中小企業都是服務業,要將它一下子全部放開是有困難的,所以國家應該對中小企業采取支持措施,尤其是跟人接觸比較多的中小企業和服務業。 人員短缺、物流受阻、防疫壓力,諸多困難讓復工企業背負壓力和風險。面對支撐著經濟運轉和百姓民生的一個個企業,顯然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保護,減輕他們肩上的壓力和心里的負擔,讓他們輕裝上陣,全力以赴。 從季節上看,春天即將過去,這也就意味著,從農業來看,最佳的春耕時期即將過去,復耕的挑戰,我們已經在經歷并在努力地克服。同樣,從大的經濟層面來看,如何讓我們的企業都能迅速地復工復產?這關系著小到每個家庭的生活,大到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一邊抓防疫一邊抓經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來源:央視新聞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