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頗具挑戰性的商業環境中,全球性技術公司采埃孚集團順利達成財務目標。集團年銷售總額達383億歐元,同比增長17.5%,大幅超過集團2020年及2019年水平(兩年分別為326億歐元和365億歐元)。集團調整后息稅前利潤達19億歐元(2020年為10億歐元),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率提升至5.0%(2020年為3.2%)。在過去的一年中,采埃孚的戰略不斷推進,聚焦未來出行,在電驅動、自動駕駛與軟件開發三大核心領域與新客戶簽訂了大量業務合同。 采埃孚集團首席執行官沃夫翰寧·施艾德(Wolf-Henning Scheider)在3月17日集團公布財報時表示:“過去一年的國際市場環境充滿挑戰,但我們依然堅定信心,實現了年初既定的目標。我們的員工積極奉獻、意志堅定并富有團隊精神,在應對特殊時期的挑戰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們已經適應了新常態,變得更加敏捷、靈活與數字化。”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持續蔓延,全球供應鏈中斷及最后時刻訂單變化的影響隨時存在,外部環境對公司的生產與物料管理靈活性提出了超乎尋常的高標準要求。 施艾德強調,采埃孚已經實現了集團自身的戰略里程碑,并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例如,2021年初,采埃孚順利組建電驅傳動技術事業部、在成功完成收購威伯科后整合成立商用車解決方案事業部、以及與微軟合作成功研發采埃孚云。采埃孚云將實現數字化聯網運營,可訪問全球范圍內的公司數據及流程。為服務未來的電動及軟件定義車輛,采埃孚還推進了產品線的進一步整合。此外,采埃孚集團還為國際乘用車及商用車制造商提供解決方案并簽訂大量合同,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021年關鍵數據:預期目標已達成 2021年,采埃孚集團實現銷售額383億歐元(2020年為326億歐元),同比增長17.5%。調整后息稅前利潤(EBIT)達到19.1億歐元(2020年為10.47億歐元),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率(EBIT margin)提升至5.0%(2020年為3.2%)。并購后經調整的自由現金流為9.91億歐元(2020年為9.94億歐元)。采埃孚首席財務官康斯坦丁·紹爾(Konstantin Sauer)博士說:“市場動蕩與盈利預警及預測調整相生相伴,我們成功地在預測范圍內達成了目標,這說明我們不僅有能力加大投資,也有能力減少負債、加強產權比率。”2021年,采埃孚的總負債下降了7.52億歐元,縮減至125億歐元,產權比率增加至約19%(2020年為12.1%)。 2021年,采埃孚對研發的投入創下歷史記錄,達到31億歐元(2020年為25億歐元),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提升至8.0%(2020年為7.7%)。在固定資產、廠房和設備方面,集團的投入達到16億歐元(2020年為14億歐元),投資比率為4.2%(2020年為4.4%)。 亞太依然是采埃孚集團業績表現亮眼的區域市場。2021年亞太區市場銷售額達90億歐元(2020年為79億歐元)。其中,2021年中國區市場銷售額為70億歐元(2020年為64億歐元)。 采埃孚集團董事柯皓哲博士(Dr. Holger Klein)說:“亞太是充滿活力的市場。作為跨國公司,采埃孚在此投資不斷加碼。通過加強客戶聯絡和技術創新, 我們在2021年亞太市場銷售額實現了14%的強勁增長。在中國,除了贏得市場領先的主機廠業務之外,我們與造車新勢力簽訂了多項合同,加強了彼此的關系。在日本,我們也成功實施多元化戰略。在鞏固與主要客戶業務和關系的同時,我們在贏得新客戶項目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我們也在發掘東南亞市場的巨大潛力。采埃孚正處于汽車產業的前沿。通過與行業伙伴的合作,我們正在開放的生態系統中日益發揮更大的作用。” 采埃孚中國區總裁及亞太區運營高級副總裁汪潤怡說:“2021年采埃孚在中國成功舉辦40周年慶典活動。40年多來,采埃孚經歷了從中國銷售、中國制造到中國研發的歷史性跨越,向著‘中國引領’的目標不斷前進。我們正運用全球最為領先的科技和生產技術,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中國已經成為采埃孚全球產品和技術率先推出的重要基地之一。我們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不斷增強創新開發能力,推動數字化制造,貼近并引領市場和技術浪潮,堅定地承擔社會責任,從業務運營方面入手,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與中國的合作伙伴攜手打造‘下一代出行’。” 可持續發展戰略:2040年實現氣候中和 采埃孚的目標是于2040年實現氣候中和。為此,采埃孚在各個領域都采取了行動。例如,根據2021年與風能及太陽能供應商簽訂的能源采購協議,采埃孚在德國的工廠將于2022至2025年間每年采用210千兆瓦時的綠色電力,相當于7.2萬戶家庭的電力消耗,每年將減少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采埃孚集團首席執行官施艾德強調:“我們聚焦于明確的措施并及時付諸行動,通過簽訂客戶合同為氣候保護做出直接、顯著的貢獻。” 在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過程中,采埃孚于2021年首次發行了兩輪共10億歐元的綠色債券,這在德國汽車供應商中尚屬首次。這是采埃孚基于綠色金融框架做出的決策,為此公司還制定了可持續融資的結構與標準。綠色債券的收益將用于支持風電業務和電驅動的發展。采埃孚首席財務官紹爾表示:“我們的綠色債券吸引了更廣泛的投資者,使我們的融資符合可持續發展目標及下一代出行戰略。” 人力資源:提升員工技能,推動企業變革 2021年,采埃孚集團的人力資源架構也發生了變化。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新增了約3600 個職位,主要集中在電驅動、自動駕駛與軟件開發等領域。采埃孚還擴大了培訓與任職資格范圍,包括針對電驅動提出的廣泛培訓計劃“E-Cademy”,旨在支持員工積極應對技術變革。此外,通過E-Cademy學習,員工能夠獲得擔任采埃孚集團內新工作的特定資歷。目前,已有1.3萬名采埃孚員工參與到了各類學習項目中,第二階段的資格認證將于今年年中開始。采埃孚集團首席執行官沃夫翰寧·施艾德(Wolf-Henning Scheider)表示:“即使采埃孚的員工原先就職于其它領域,通過E-Cademy的學習,也可以共同攜手打造未來出行。” 前景展望:2022年依然充滿挑戰 經歷了去年的市場積極發展,全球商業環境在2022年依然充滿挑戰和不穩定性。盡管全球半導體供應緊張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趨于緩解,但新冠疫情、供應緊張和通貨膨脹會讓2022年變得更加充滿挑戰。 基于上述因素,采埃孚預計2022年將實現銷售額平穩增長并突破400億歐元,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率(EBIT margin)將介于4.5%到5.5%之間,調整后的自由現金流將介于10億歐元至15億歐元之間。 應集團首席執行官本人要求,2023年1月合同到期后將不會續簽 沃夫翰寧·施艾德(Wolf-Henning Scheider)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通知集團監事會,他無意在2023年1月合同到期后續約。考慮到在汽車行業工作了30多年而自己即將年滿60,他決定在今年年底結束他在汽車行業豐富的職業生涯,去接受其他挑戰。集團監事會主席海因里奇·海辛格博士(Dr. Heinrich Hiesinger)表示:“沃夫翰寧·施艾德(Wolf-Henning Scheider)在過去的四年中,領導采埃孚成為其業務領域中高端電子以及機電系統的領先供應商,為采埃孚的發展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來源:中國汽車報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