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工信部等三部門印發《關于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提出,要緊密銜接已出臺的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加力,形成政策疊加組合效應,推動工業經濟加快恢復。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特別是工業大省、重點行業和大型企業力爭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其他面臨困難的地區、行業和企業,要全力以赴穩增長。 《通知》要求,夯實工業經濟回穩基礎,加快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形成實物工作量,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和貼息、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政策工具;并實施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引導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投資。 《通知》指出,要加強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協同,綜合運用信貸、債券、基金、保險、專項再貸款等各類金融工具,促進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重點產業創新發展。用好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資金,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規模。 同時,強化重點產業穩定發展,發揮產業鏈龍頭企業引領帶頭作用,支持形成一批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稀土、綠色建材、新材料產業集群。 促進各地區工業經濟協同發展,加強央地聯動、區域協作,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推動區域工業經濟協調發展。 另外,《通知》還提出,持續提升企業活力,強化對外資企業的服務保障,鼓勵和支持外資企業加大在華高新技術、中高端制造、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等領域的投資。 引導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投資 夯實工業經濟回穩基礎方面,《通知》要求,加快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形成實物工作量,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和貼息、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政策工具,加快“十四五”相關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和各地區重大項目建設,協同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并實施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引導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投資。推動政府投資基金落實國家戰略,擴大項目投資。 11月21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提出,全國性商業銀行要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擴大中長期貸款投放,推動加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更好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發揮好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合力,積極支持制造業和服務業有效需求。 同日,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2022年金融街(5.080, 0.00, 0.00%)論壇年會上指出,近年來,我們創設了科技創新、交通物流、設備更新改造等專項再貸款支持工具,目前余額約3萬億元,在達到預期目標后可以有序退出,實現“有進有退”。 《通知》還指出,要深挖市場潛能擴大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汽車消費,落實好汽車購置稅相關優惠政策,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持續開展消費品“三品”全國行系列活動,開展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活動,組織“百企千品”培優工程,打造中國消費名品方陣。開展信息消費+鄉村振興系列活動,規范發展線上經濟,引導電商平臺和線下零售商開展促銷活動,推動釋放消費潛力。 同時,穩定工業產品出口,確保外貿產業鏈穩定,在生產、物流、用工等方面予以保障。落實好穩外貿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抓實抓好外貿信貸投放。加快推動通過中歐班列運輸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發展。并推動各地積極利用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等現有渠道,支持中小微企業參加境外展會擴大訂單。 《通知》要求,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建立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沖擊常態化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協調機制。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強關鍵原材料、關鍵軟件、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供應保障和協同儲備,統籌推動汽車芯片推廣應用、技術攻關、產能提升等工作,進一步拓展供應渠道。并加強資源統籌協調,制定能源保供應急預案,指導地方優化有序用電措施,保障迎峰度冬電力電煤供應安全,滿足工業發展合理用能需求。 《通知》指出,要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領域,推進國家級集群向世界級集群培育提升。啟動創建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區域增長極。同時,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工業軟件、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同時,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加快推進裝備數字化。深入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推動各地高質量建設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和“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 日前,在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表示,我國“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進入快車道,用戶數量超過5.2億戶,5G加速向醫療、交通、教育等各行業各領域推廣。 下一步,“工信部將加強政策合力,研究出臺支持工業互聯網規模發展的新舉措,分行業分領域制定5G全連接工廠建設標準;同時,豐富行業應用,開展工業互聯網‘百城千園行’系列活動,推動工業互聯網向工業園區、縣域經濟下沉普及。”張云明指出。 加強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協同,促進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等產業創新發展 強化重點產業穩定發展方面,《通知》要求,推動原材料行業提質增效,發揮產業鏈龍頭企業引領帶頭作用,支持形成一批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稀土、綠色建材、新材料產業集群。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穩價,靈活運用國家儲備開展市場調節,促進價格運行在合理區間。 鞏固裝備制造業良好勢頭,提高大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高端數控機床等重大技術裝備自主設計和系統集成能力。做優做強信息通信設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工程機械、電力裝備、船舶等優勢產業,促進數控機床、通用航空及新能源飛行器、海洋工程裝備、高端醫療器械、郵輪游艇裝備等產業創新發展。 《通知》還指出,促進各地區工業經濟協同發展,加強央地聯動、區域協作,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推動區域工業經濟協調發展。 東部工業大省主動發揮穩經濟關鍵支撐作用,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著力強化數字賦能,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支持建設培育一批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強化與資源富集區、成本優勢區等區域分工協作,推動部分產業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轉移。 中西部地區努力鞏固較快增長態勢,支持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通過中央企業投資、國家產業轉移基金重點支持等方式,加快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和集群。 東北地區推動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裝備制造、能源原材料、農業及農產品(5.630, 0.00, 0.00%)加工等產業優勢,加快培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并不斷完善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經濟社會環境,提高對資本和人才的吸引力。 持續提升企業活力方面,《通知》要求,強化對外資企業的服務保障,鼓勵和支持外資企業加大在華高新技術、中高端制造、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等領域的投資。強化制造業重大外資項目服務保障,推動相關項目盡快落地。 10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公開發布了《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總量增加、結構優化”的原則,圍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促進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等方面,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引導外資投向,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區域協調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 此外,《通知》還提出若干保障措施,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發展環境,用足用好制造業留抵退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制造業專項貸款等財稅金融政策。加強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協同,綜合運用信貸、債券、基金、保險、專項再貸款等各類金融工具,促進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重點產業創新發展。用好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資金,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鼓勵地方安排中小企業紓困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資金支持。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