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各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加快綠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汽車零部件再制造作為汽車行業踐行減碳任務的重要途徑之一,發動機企業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6月10日,解放動力發動機再制造10周年暨第1萬臺再制造發動機下線儀式在無錫舉行。無錫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新吳區區長崔榮國,一汽解放總經理助理、發動機事業部黨委書記、總經理錢恒榮,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分會秘書長謝建軍,一汽解放銷售公司及發動機事業部相關領導,以及來自整車廠、經銷商、服務站代表等130余人參加活動,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 十年砥礪奮進路 成就發動機再制造標桿 十年前,為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推進循環經濟建設,在中國一汽的統一部署下,解放動力再制造基地落地無錫,成為國家發改委首批再制造試點單位。如今,十年后,解放動力已成長為發動機再制造產業的標桿,并如期迎來了第1萬臺再制造發動機下線。 十年來,解放動力再制造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再制造基地累計銷量突破萬臺(其中L及以上產品占比達25%),經營質量持續向好,營業收入翻了5倍,利潤穩步增長,累計獲得10項再制造國家專利,成長為發動機再制造產業的標桿。在產品方面,解放動力再制造產品已涵蓋4DW、4DD、4DB、4/6DH、4/6DK、4/6DF、4/6DL、6DM、6SM全系列機型,功率覆蓋50馬力~550馬力,為市場帶來了更加多元的綠色動力解決方案。 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副總經理黃南翔在致辭中表示,再制造是汽車行業未來踐行減碳任務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將以本次10周年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進工作創新,積極踐行循環經濟建設,為社會節能減排貢獻更大的力量。 會上,對于十年來解放動力再制造所取得的成績,各與會嘉賓也給予了高度肯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分會秘書長謝建軍指出,今天解放動力取得了10年累計生產1萬臺再制造發動機的成績,這在國內發動機再制造行業實屬不錯的業績,未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也希望繼續見證解放動力的第10萬臺、100萬臺再制造發動機下線。 無錫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新吳區區長崔榮國進一步表示,這既是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無錫高新區產業強區、綠色發展的“新名片”。目前,“雙碳”目標為發動機再制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希望未來一汽集團與高新區雙方努力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方面開辟新合作領域,推動合作產生新氣象、邁上新臺階。 ♦ 再啟減碳新征程 做強做優發動機再制造產業 當前,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再制造作為我國汽車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之一,受到了廣泛關注。尤其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了《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強調了“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加強再制造產品認證與推廣應用”的要求,更是為再制造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 展望再制造未來的發展,作為國產高端動力的代表者之一,一汽解放總經理助理、發動機事業部黨委書記、總經理錢恒榮表示,解放動力將始終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積極履行國企社會責任,做強做優發動機再制造產業,積極把握住當前再制造產業面臨的良好發展機遇,系統布局發動機再制造產業,深化在智能制造、質量保障、先進工藝等方面高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社會輸出更多的再制造規范標準和解決方案,為國家再制造產業貢獻“解放力量”。 具體而言,為推動解放動力再制造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要加大高附加值產品(擴大L/M機再制造)研制和生產的力度,不斷提升發動機再制造產能,拓寬市場渠道,持續提升盈利能力;要主動探索新的業務增長模式,特別是在二手車再制造、后處理貴金屬回收等方面挖掘新的盈利增長點。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無錫大豪動力有限公司總經理俞建達在報告中展望了再制造產業的未來前景,并暢談了未來解放動力再制造的發展愿景,提出了解放動力再制造十四五規劃的新思路。據介紹,今年以來,解放動力再制造各項業務均有了新突破:在主機銷售方面,進一步調優了發動機銷量結構,L/M平臺占比持續提升;在發動機新品開發方面,6DM大馬力噴播機、6SM燃氣發電機組成功推向市場;在內部管理上,通過預控物料組織、優化生產流程、科學調配人員等方式,月度極限產能提升了10%。他指出,2021年也是解放動力再制造業務十四五規劃的元年,解放動力再制造主機銷量預計將突破2000臺,營業收入邁入1.2億元的新階段,預計五年后也就是到2025年,發動機銷量將達2800臺,營收超1.5億元,10年后(即2031年),發動機銷量將達5000臺,營收超2.5億元。 來源:中國汽車報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