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下午,廣汽蔚來前CEO廖兵通過其個人社交平臺披露了三張新能源汽車項目簽約儀式的照片,簽約方分別為河南森源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新鼎榮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和自由(深圳)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自由汽車),其中,廖兵作為自由汽車的代表出席了簽約儀式。 隨后有業內人士轉發了上述消息并配文稱,“廣汽蔚來前CEO新創業項目,自由汽車!睂Υ,廖兵給予了回應且并未否認。 企查查信息顯示,自由(深圳)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2月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廣汽蔚來前CEO廖兵,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汽車、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汽車工程研發;充電設施研發等,此外,廖兵還擔任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職務。 股權穿透顯示,自由汽車最大股東為北京新鼎格力裝備工程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60%。而北京新鼎格力裝備工程有限公司大股東是廖兵,其持股比例為99%。企查查顯示,廖兵在自由汽車最終受益股份為59.4%。 揮別廣汽蔚來 2月3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春,當天中午,廖兵在其個人社交平臺發文稱,“今天立春,是個好日子,風和日麗,和三五好友開懷暢聊!碑斕煜挛,廖兵便作為自由汽車的代表出席了上述新能源汽車項目的簽約儀式,現在來看,廖兵感慨立春,別有深意。 公開資料顯示,廖兵是汽車業內的一名老將,他曾先后在廣汽本田、廣汽菲克、廣汽研究院從事研發、質量、戰略與管理工作,有著二十余年汽車行業從業經驗,具有深厚的技術功底和開闊的管理視野。 2018年4月,廣汽新能源與蔚來汽車合資成立了廣汽蔚來,廖兵開始擔任廣汽蔚來創始人兼CEO的職務。近三年時間,廖兵帶領廣汽蔚來在整車研發、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用戶需求洞察等領域進行了諸多實踐。 廖兵在職期間,廣汽蔚來于2019年5月發布了純電動汽車品牌——合創。2020年4月,合創首款車型合創007正式上市,新車定位為純電中型SUV,售價區間為26.26-30.30萬元。 從2018年合資公司成立到2020年新車型上市,廣汽蔚來的發展速度相比造車新勢力更快,不過,雖然廣汽蔚來跨過了量產交付的門檻,但其車型的市場表現平平。機動車交強險數據顯示,2020年合創007全國累計上險量僅為181輛。 作為新創車企,融資情況尤為重要。企查查顯示,廣汽蔚來成立后的兩年(2019年、2020年)都未有新一輪融資,融資信息還停留在2018年成立時的天使輪融資。有觀點認為,廣汽蔚來不同于其他造車新勢力,其股東組合較為特殊,組織架構復雜,疊加車型市場表現平平的因素,難以獲得外部資本市場的認可。這也令業內對廣汽蔚來的發展前景產生擔憂。 今年1月5日,廣汽蔚來終于迎來新一輪融資,當天,廣汽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同意廣汽蔚來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實施增資擴股方案,共計增資約24.05億元。其中,廣汽集團通過子公司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增資約4.82億元,廣東珠投智能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增資約19.23億元。 而就在廣汽蔚來獲得新一輪融資之后不久,廖兵在其社交平臺宣布,其已于1月22日正式辭任廣汽蔚來CEO及下屬子公司和分公司所有職務。同天,合創品牌官方微博發文致謝廖兵,并稱自2018年4月廣汽蔚來成立以來,廖兵帶領廣汽蔚來以最小的人員規模、最高的效率實現了合創007的上市和交付,為企業發展以及后續運營打下了堅實基礎。 創辦自由汽車 辭任廣汽蔚來CEO后,如今看來,廖兵又很快進入了新征程,創辦自由汽車,那么在廖兵的執掌下,自由汽車未來前景會如何? 企查查顯示,自由汽車目前有三家股東,大股東為北京新鼎格力裝備工程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60%,廣州博派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比例為30%,自然人股東張琿持股比例為10%。 從股權穿透來看,前兩家股東都和廖兵有關。其中,廖兵持有北京新鼎格力裝備工程有限公司99%股權,廣州博派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大股東為廣州瑞哲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9%),而廖兵是廣州瑞哲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持有者。從上述來看,新公司除廖兵及其關聯企業和一位自然人股東以外,沒有其他股東參與。 從2月3日簽約情況來看,自由汽車簽約方包括河南森源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新鼎榮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其中,河南森源集團有限公司與自由汽車的合作較為吸睛,公開資料顯示,河南森源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該集團旗下擁有電氣制造、車輛制造、新能源發電、投資物貿四大板塊。在汽車方面,該集團旗下擁有森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源汽車)。 森源汽車官網顯示,該公司是原河南奔馬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4月河南奔馬股份有限公司從低速車企企業升級為商用車整車生產企業,而后又因公司發展需求于2018年1月增資重組更名為森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據了解,森源汽車新廠區占地面積600畝,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員工有2800多名,擁有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河南省混凝土泵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許昌市低速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多條專業化生產線,具有年產專用汽車、電動汽車、低速汽車、中/輕型卡車30萬輛生產能力。 有觀點認為,自由汽車作為新創企業,若要造車還需要選擇“代工”的模式,而與森源集團合作或是為后續汽車生產所考量。 目前,自由汽車剛剛成立,關于自由汽車的消息并不多,至于其未來會發展乘用車還是商用車都是未知。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持續向好,但對于新創企業來說,美好前景與挑戰并存,此時入局新能源汽車的自由汽車未來如何發展,還有待后續關注。 來源:蓋世汽車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