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眼查數據,7月10日,華為公布了50項專利,其中最早的申請日為2018年12月,最近的申請則在2020年3月。未來汽車日報發現,其中明確涉及汽車領域的有三項。分別為一種自動駕駛方法及裝置、用于電動車輛的驅動電路及充放電方法以及一種車輛熱管理系統和方法。 其中,自動駕駛專利于2018年12月27日申請,為通過數據以確定自動駕駛策略的技術。目前市面上量產車配備的自動駕駛功能,均需要人類駕駛員進行主動選擇,根據華為此項專利摘要可推斷,這種自動駕駛技術或為系統可根據道路情況判斷應選擇的自動駕駛功能,從而減少人工判斷的工作。
此前,華為的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已獲得德國萊茵TüV集團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認證證書。并以此平臺為核心構建了支持L4級自動駕駛能力的解決方案,推出華為自動駕駛云服務。 華為曾在全球分析師大會HAS 2020期間發布的《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案白皮書》提出階段性目標:3-5年內網絡具備感知分析能力,AI全面輔助人決策;5-7年內,網絡實現初步自治,在某些網絡和業務場景中實現網絡自決策;7-10年內,產業共同挑戰網絡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自我決策和自我演進等終極目標。 目前來看,此次公布的自動駕駛專利正是為完成第一階段目標——輔助人決策。此外,本次公開的專利中還有兩項與感知相關的專利,分別為:一種感知網絡結構搜索方法及其裝置以及位置感知方法和裝置以及定位方法和裝置。 其余兩項汽車領域專利與電動車輛的電池管理有關。第一項用于電動車輛的驅動電路及充放電方法或解決了電動車內高低壓轉換及充電的問題,第二項一種車輛熱管理系統和方法則用于實現動力總成和電池包分別獨立散熱,從而達到最節能工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申請專利中還有一項一種語音交互方法,設備和系統,可識別多個聲源,并且有連續對話能力。此前華為輪值董事徐直軍在接受未來汽車日報采訪時曾透露,華為汽車BU正在研究車內語音交互功能,該項專利或有機會運用于華為車載系統之中。
此次華為專利公布或許意味著其在汽車領域的布局將再次提速,各項專利技術的量產即將到來。 來源:蓋世汽車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