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華晨集團披露公告稱其被債權人提起重整申請,但該申請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仍具有不確定性。對于深陷債務危機的華晨集團來說,進入重整程序或許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路徑,也是有效路徑。 據了解,華晨集團業績長期以來主要依靠合資企業華晨寶馬支撐,自主品牌處于嚴重虧損狀態,經營業績持續下滑。目前面臨的債務風險,究其原因既有今年新冠疫情爆發、汽車行業市場整體下行等因素影響,也與企業長期以來對外投資分散、產品研發底蘊薄弱、自身經營管理不善有關。據悉,企業多個自主品牌近幾年陸續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自主品牌僅有中華V3、V7兩款產品生產,但銷量低迷。 另外,2018年,華晨集團作為第一家放開合資股比的汽車企業,將其持有的華晨寶馬25%的股權轉讓給寶馬,此舉無疑對遼寧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牽動起到了巨大的積極作用,但也直接導致華晨集團所屬的香港上市公司華晨中國股價出現了大幅度下降,這也明顯影響到金融機構對華晨集團盈利能力的預期,降低了融資信用,加大了融資難度。以上或許是導致企業發生債務風險的主要原因。 今年4月份以來,有關華晨集團即將爆發債務風險、發生債務違約的消息不斷。據稱,華晨集團發行的債券價格不斷下跌,已成立債委會,協調相關方不要抽貸、斷貸等。10月23日,華晨集團到期債券未按期兌付,該筆債券本金10億元、利息5300萬元。11月4日,華晨集團稱自己雖多方努力籌集資金,但由于資金困難,僅能兌付債券利息部分。另據有關人士稱 ,雖然遼寧省政府也協調各方包括省屬企業給予支持,但仍然不能徹底解決華晨集團債務風險。 重整程序以挽救債務人企業、保留債務人法人主體資格和恢復債務人持續盈利能力為目標。重整中,公司將在法院的主導下與債權人進行債務重組。此前,已有國內其他汽車企業走上重整之路,如果華晨集團也進入重整程序,或可恢復公司正常經營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據華晨集團內部人士透露,集團目前生產經營基本穩定,企業深化改革等措施仍在穩步推進中;針對債務壓力太過沉重的問題,華晨集團一直在與債權人保持積極溝通。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