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實施軌道交通裝備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我國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裝備創新能力及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產品智能化、系列化、標準化邁出新步伐,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 重點圍繞高速智能綠色鐵路裝備、先進適用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新型技術裝備研發試驗檢測平臺等領域,組織實施一批產業基礎好、掌握一定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進一步完善多樣化、系列化的軌道交通裝備體系。
附件: 軌道交通裝備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 為推動我國軌道交通裝備持續健康發展,提高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根據《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制定本方案。 一、發展目標 通過實施本方案,我國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裝備創新能力及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產品智能化、系列化、標準化邁出新步伐,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列車樣車試制成功,智能高鐵列車投入示范運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跨座式單軌列車裝備實現推廣應用,全自動運行系統實現升級換代,中國標準城市軌道交通裝備體系基本建立,檢驗檢測能力有效滿足產品研制和應用需要。 二、主要任務 重點圍繞高速智能綠色鐵路裝備、先進適用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新型技術裝備研發試驗檢測平臺等領域,組織實施一批產業基礎好、掌握一定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進一步完善多樣化、系列化的軌道交通裝備體系。 (一)發展高速智能綠色鐵路裝備 研制新一代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列車,搭建懸浮導向、車載供電等關鍵技術研發試驗調試平臺。研制智能高速動車組,推動自動駕駛控制系統、智能化調度指揮系統等關鍵技術裝備產業化,形成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研制時速250公里等速度級別的中國標準動車組,打造系列化中國標準動車組。研制中國標準高速綜合檢測試驗列車,開展新技術裝備搭載試驗,提升高速鐵路動態綜合檢測能力。 研制馱背運輸專用車,提升車體、液壓、電控、旋轉等系統技術水平,滿足公鐵運輸快速銜接需要。研制時速160公里快捷貨車,突破棚車和集裝箱平車等關鍵技術,完成貨車型式試驗及運用考核。研制混合動力機車,突破柴油與電池、液化天然氣、網側受流混合使用技術,實現示范應用。研制新型鋼軌探傷車、鋼軌打磨車、隧道與橋梁檢測車、接觸網智能檢修作業車等鐵路養修裝備,形成批量生產能力。 研發高速列車軸箱軸承,突破設計、制造、潤滑、檢測與試驗、狀態監測等技術,形成批量化生產能力。開發新型復合材料車體配套零部件、高均溫性散熱器等核心零部件及系統,推廣先進制造工藝,開展型式試驗及裝車運用考核,提升供給保障能力。 (二)發展先進適用城市軌道交通裝備 開發中國標準城市軌道交通裝備,完善技術標準體系,推動互聯互通和裝備統型,重點開展A/B型地鐵、市域快軌、中速磁懸浮、跨座式單軌、有軌電車等制式標準化。 研制中速磁浮列車牽引系統、跨座式單軌列車牽引系統及車載儲能裝置、有軌電車超快充儲能系統、地鐵制動能量儲能系統等系統部件,推廣應用先進的產品制造工藝,開展型式試驗及裝車運用考核,提升供給保障能力。 研制中速磁懸浮全自動運行系統,重點突破中速磁懸浮列車測速定位、設備狀態在途監測及預警、遠程安全控制及自愈等關鍵技術。研制基于車-車通信的列車自主運行系統,推動列車自主運行條件下車載信號系統和車輛系統的深度融合。 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列車智能聯控平臺,開發列車健康信息系統、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等,推動基于通信的環境控制、視頻分析、火災報警系統、設備管理、決策支持、優化控制等模塊的綜合集成和示范應用。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綜合運營與管理平臺,推動列車運營自動監控、綜合維修和旅客服務信息系統一體化,提升綜合運營調度與維修能力。 研制城市軌道交通綜合檢測列車,增強同步定位、數據傳輸和分析功能,開展實時監測、綜合測試和評估,滿足線路聯調聯試、驗收等需要。開發城市軌道交通主動檢測與智能維護系統,建立狀態修、預防修等運維模式,形成主動檢測與運維技術標準和規范體系。 (三)構建新型技術裝備研發試驗檢測平臺 建設軌道交通研發平臺,圍繞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建設,研制應用于機車車輛關鍵系統及部件、高速道岔等工務裝備、列控關鍵系統及部件等領域的智能制造系統及裝備,優化制造流程,形成人機一體、集約高效的新型制造模式。 建設高鐵關鍵系統及部件試驗檢測平臺,推動高速鐵路關鍵設備第三方測試、中國標準動車組互聯互通地面試驗驗證,提升高鐵車輛、列車控制系統、移動通信系統(LTE-R)試驗檢測能力,滿足新技術、新產品試驗檢測及認證需要。建立基礎設施動態檢測設備標定庫標定線,提高檢測設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建立高速列車用材料阻燃防火與環保性能評價實驗室,完善防火安全設計和材料阻燃性能、環保性能評價體系。 建設城市軌道車輛及關鍵系統試驗檢測平臺,建立城市軌道交通測試實驗室、全自動運行系統綜合實驗基地等,提高產品試驗檢測能力,擴大重點產品認證覆蓋范圍,構建檢測認證技術服務體系,滿足新產品開發及認證需要。 三、重點工程 (一)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列車研發試驗工程 由行業龍頭企業牽頭、聯合有關單位,開展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列車及關鍵裝備研發試驗,突破高速磁懸浮列車及核心部件設計、制造技術,掌握調試、試驗評估方法。 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列車。構建高速磁懸浮列車技術平臺,推進整車集成、車體、懸浮架、電磁鐵、懸浮導向、車載診斷控制網、定位測速、車載供電等系統和部件的研制,試制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樣車,開展樣車調試及試驗。 高速磁懸浮列車制造試驗裝備及調試試驗線。構建高速磁懸浮車體、懸浮架、列車總成工程化樣車調試平臺,懸浮導向、定位測速、車載供電、走行系統等關鍵技術試驗平臺。建設高速磁懸浮調試試驗線,開展列車運行試驗和考核。 (二)高鐵智能裝備示范應用工程 由用戶牽頭,聯合有關單位,依托高鐵工程建設,研發智能高鐵核心系統及裝備,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技術集成,開展智能高速動車組示范應用,形成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推動高鐵智能化發展。 智能高速動車組。研制具備自動駕駛等智能化功能的動車組,開展示范應用,形成產業化能力。動車組最高運行時速達到350公里,具備工作狀態自感知、運行故障自診斷、導向安全自決策功能。 超速防護及自動駕駛控制系統。研制列車自動駕駛設備、CTCS-3級列控車載超速防護設備、地面關鍵設備無線閉塞中心和其他配套設備,建立技術標準體系和規范,滿足動車組高速運行要求。 基礎設施智能化運營維護系統。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研制供電設備智能運維系統、高速道岔智能感知及預警系統、鋼軌智能感知裝備等,構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滿足智能化數據處理分析和維修決策需要,提升高速鐵路基礎設施智能化運維保障水平。 智能化調度指揮系統。攻克列車運行計劃智能調整、進路和命令安全卡控、行車調度綜合仿真和行車信息數據平臺等關鍵技術,滿足動車組高速運行、高效調度等要求。 (三)中國標準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研制工程 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牽頭,組織業主、制造企業等單位,研制標準化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及核心系統部件,推進互聯互通、裝備統型和關鍵部件兼容互換,全面改善人性化、智能化和舒適化乘客界面,提高地鐵、輕軌、磁懸浮、單軌、有軌電車等制式產品及系統部件技術標準,形成城市軌道交通裝備中國標準體系。 地鐵A/B型車。研制標準化A/B型地鐵列車,統一車體、轉向架、牽引傳動、制動、網絡控制、信息系統、操作界面等系統部件規范及接口,互換率達到75%以上,實現地鐵列車信息互通互用和在線運營信息交互。 市域快軌列車。研制標準化市域快軌列車,統一標準、統一接口,完善與地鐵線路的互聯互通和同站換乘,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運營。 中速磁懸浮列車。開發車體、牽引系統等核心部件,形成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標準體系,研制時速160公里中速磁懸浮列車樣車,開展示范應用,形成產業化能力。 跨座式單軌列車。建立統一的標準規范,開展產品方案設計和工程設計,研發時速80公里跨座式單軌列車,推動示范應用,形成批量生產能力。 列車自主運行系統研制工程。利用移動通信和人工智能技術,研制以列車為控制核心、深度融合車載控制系統和信號系統的列車自主運行系統,實現列車主動進入、自主防護、自動調整、無人駕駛等功能,率先形成列車自主運行系統(TACS)技術規范和標準體系,開展示范應用。 (四)檢驗檢測能力提升工程 依托軌道交通裝備科研機構、行業骨干企業等單位,建設檢驗檢測平臺,提升試驗、測試等能力,滿足軌道交通裝備檢測認證需要。 高鐵試驗檢測平臺。重點建設高速鐵路關鍵設備第三方測試平臺,提升整車和大部件復合環境試驗、高速轉向架試驗、移動通信系統試驗、列控系統仿真測試等試驗檢測能力。建設中國標準動車組互聯互通地面試驗驗證平臺,提升通信一致性測試、地面互聯互通功能測試能力。 城市軌道交通裝備試驗檢測平臺。建立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測試實驗室,提升CBTC功能和性能試驗檢驗能力,滿足車輛、通信、地面設備等裝備電磁兼容及大部件產品測試需要。建立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綜合實驗基地,提升全自動運行系統綜合測試和關鍵技術驗證能力,滿足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技術研發和測試認證需要。建設軌道交通裝備綜合試驗基地,開展軌道交通裝備關鍵設備和核心系統的試驗檢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組織協調 充分發揮規劃和產業政策的指導作用,整合軌道交通裝備領域骨干制造企業、相關科研院所和用戶等資源,依托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強化主要任務的組織實施。推動建立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協同創新機制,組建產業創新聯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聯合研發,形成覆蓋基礎研究、應用創新、設計制造、試驗檢驗認證的創新鏈。 (二)推進標準制定和第三方認證 開展軌道交通裝備標準制修訂,建立完善中國標準體系,積極主導和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加快實施城市軌道交通裝備認證,按照自愿性認證和強制性認證相結合原則,制定發布產品認證目錄和認證規則,加強檢驗檢測和認證能力建設,培育第三方認證機構,加快建立重點產品全覆蓋的認證體系。推動認證結果采信,鼓勵優先使用認證產品。 (三)優化資金支持方式 充分利用現有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重點支持軌道交通裝備核心技術攻關和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創新資金使用方式,積極運用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等資金,扶植骨干企業發展和產業創新平臺建設,推進軌道交通裝備關鍵技術產業化。通過上市、發債、市場化債轉股等方式,為軌道交通裝備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四)建立項目儲備制度 按照“建設一批、啟動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思路,建立軌道交通裝備關鍵技術產業化項目庫,實施項目動態管理。以技術水平、市場需求、戰略作用等為標準,有關省級發展改革委和中央企業每年3月底前報送符合條件的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組織咨詢機構和專家,對上報項目進行評估,將通過評估的項目納入項目庫并給予優先支持。 (五)加強項目建設管理 根據《加強和完善重大工程調度工作暫行辦法》(發改投資〔2015〕851號)要求,有關省級發展改革委和中央企業對項目建設進行動態監管,定期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報送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存在問題,保證項目按計劃順利實施。委托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對實施方案中項目建設進度、資金使用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反饋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項目實施單位按季度向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提交項目進展報告,有關省級發展改革委要積極做好檢查督促工作。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