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到2012年,我國共推廣了1.7萬輛新能源汽車,2013年到2014年推廣應用量達到了10.1萬輛,2015年躍升到37.9萬輛,2016年我們共生產了新能源汽車51.7萬輛,連續兩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累計推廣量已經超過了10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的50%以上。 按照2012 年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 2012-2020 ) 》要求, 2015 年實現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50 萬輛,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的目標。 雖然截止到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量沒有達到50萬輛的目標,但就目前的增速來看,2020年實現200萬輛的推廣目標還是大有希望。 商業模式的創新成為破解新能源汽車產業難題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商業推廣主要有四種模式。無論哪種商業模式,要想順利推行,都需要企業、運營商、政府、消費者、電網等多方面的協調統一。
定向購買模式 此模式的代表公司為江淮汽車。江淮在推廣新能源產品的初期,通過集中向企業的上游零部件企業、江淮汽車內部和合作伙伴以及相關科研單位和高校等單位推廣,取得一定成效。 融資租賃模式 為推動E6在出租車領域的使用,比亞迪汽車使用了這種商業模式。該模式下的參與主體包括比亞迪、南方電網、金融機構以及出租車公司。比亞迪負責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南方電網負責充電設施建設。由合作的金融機構出資購車,出租車公司承租使用。較好的解決了新能源出租車運營公司一次性資金支付壓力問題。 分時租賃模式 分時租賃是新能源汽車現在最流行的一種推廣模式,是指以小時、天、月計算提供汽車的隨取即用租賃服務,消費者可以按個人用車需求和用車時間預訂租車的小時數,其收費按小時來計算。新能源汽車的分時租賃模式具有用戶使用成本較低、易于運營管理,對充電站的規模要求不高等優勢。 電商銷售模式 目前,網購成為消費者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巨大的用戶流量、流通環節少、成本低廉等原因使得國內多家汽車企業對外宣稱要利用電子商務平臺來銷售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的潛在用戶對于新興事物的接受能力快,這與電商銷售汽車的目標用戶相契合。北汽和上汽均提出要分別通過電商銷售模式來實現對旗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 得益于國家和地方示范推廣應用政策的支持,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第二階段示范推廣應用期間,我國80多個示范城市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然而,由于地方城市自身情況,如經濟水平、地理位置、產業優勢以及消費者偏好等方面具有區域差異,各示范推廣城市的推廣情況也不盡相同。 在推廣總量方面,上海市以5.7萬輛的推廣量遙遙領先,北京市、深圳市與杭州市緊隨其后,廣州市、長沙市、天津市和青島市也都具備萬輛以上的推廣量,其他城市推廣數量相對較少。在乘用車方面,北京市和杭州市以純電動車輛為主,上海市和深圳市則以插電式混動車輛為主;商用車方面,在政策驅動下,各地普遍以純電動車為主。 附表 2013-2015年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情況(單位:輛)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