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稱,由于中國民眾越來越關心空氣污染問題,加上政府充分的政策扶持,使得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騰飛有了基礎。 據西班牙埃菲社近日報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銷售50.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 大眾汽車公司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赫姆˙海茨曼對埃菲社記者指出:“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還將是如此。” 綠色出行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越來越受到青睞,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感興趣,促使更多的企業加入生產新能源汽車的行列。 中國氫能源和電動汽車生產領軍企業比亞迪公司指出:“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在其他國家不會像在中國這樣,獲得如此之高的接受度,不僅是消費者,同時也包括政府。” 截止2015年底,中央財政已經累計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安排補助資金334億元人民幣。 中國工信部制定了至少到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扶持方案。 中國將提高企業獲得補貼的“技術門檻”,并對現行的產品追溯體系進行修改。 報道稱,雖然專家都預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兩旺態勢和規模經濟的形成將確保這個行業的活力,但仍有很多人認為隨著補貼政策的結束,一些在近些年獲得擴張式發展的企業面臨重組也會是不可避免的現象。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無論是經濟刺激還是補貼政策的結束都不會對他們購買新能源汽車構成阻力。 “我會選擇購買電動汽車有三個原因:一是我需要一輛汽車,二是通過正常手續很難搖到車號,第三我想要體驗新技術。”一位北京市民在去年購買一輛綠色能源汽車之后對埃菲社記者說。 他還說:“這種汽車污染氣體排放少,幾乎沒有噪音,因此有益于保護環境。但不利之處是這類汽車的最大續航能力不超過300公里,如果是冬天需要打開暖風的時候,續航能力會更短。” 報道稱,在北京等一些城市,市民需要搖號購買新車,目的是緩解擁擠的交通壓力和減少空氣污染,這使得新能源汽車獲得了優勢。一些技術方面的專家對埃菲社指出,這一因素就是讓綠色能源汽車在大城市中頗受青睞的原因之一。 此外,專家還指出,大城市擁有更多的汽車充電設備。但同時承認,基礎設施的缺乏對綠色能源汽車的徹底騰飛形成了阻力。 中國國家能源局指出,在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已達到10.7萬個,目標是到2020年使電動汽車的快充網絡覆蓋高速公路3.6萬公里,并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形成半徑不超過1公里的公共快充網絡。 海茨曼認為:“未來是屬于電動汽車的!”但他表示目前還是以燃料發動機為主的時代。 “至少在20年的時間里新技術仍需要與常規發動技術同時存在,”海茨曼說。 比亞迪公司指出,遭受嚴重空氣污染的中國老百姓在挑選購買汽車時已經越來越關注環境保護問題。 圍繞綠色能源汽車產銷兩旺引發的疑問是,在煤炭仍然是中國最主要能源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是否真的能有助于緩解環境污染。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