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氫能源委員會在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的協助下,發布了全球首份氫能源未來發展趨勢調查報告。該報告指出,氫能源是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方式,并且能夠催生相當于2.5萬億美元的商業價值并同時創造3000多萬人的就業機會。 國際氫能源委員會發布了明確氫能源未來愿景的題為“Hydrogen,Scaling up(氫能源市場發展藍圖)”的調查報告,介紹了氫能源正式普及和能源結構轉型方面的發展藍圖。在2050年之前,通過更大規模的普及,氫能源將占整個能源消耗量的大約20%,全年的CO2排放量能夠較現在減少約60億噸,能夠承擔將全球變暖控制在2℃以內所需CO2減排量中的約20%。 在需求方面,國際氫能源委員會的驗算結果顯示,到2030年要提供1000萬輛至1500萬輛燃料電池乘用車以及50萬輛燃料電池卡車行駛所使用的氫氣。此外還有工業領域,例如工業方面的工程中用于原材料、熱源、動力源、發電、儲藏等各種用途。該調查報告指出,預計到2050年,氫能源需求將是目前的10倍,相當于將全球變暖控制在2℃以內的前提下,2050年最終能源需求的18%,約80EJ(80×1018焦耳)的能量將實現氫能源化。預計全球人口在2050年將增加至20億,氫能源技術蘊藏著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擔任國際氫能源委員會聯席主席的豐田汽車董事長內山田竹志表示:“21世紀的世界必須向擴大使用低碳能源的方向轉型。氫能源在能源轉型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這是因為,通過將氫能作為介質,就能夠儲存、運輸通過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產生的電能,并在運輸等各種領域加以利用。國際氫能源委員會明確了氫能源具有的7大作用,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拜托政府和投資者將氫能納入能源計劃。通過盡快實現基于氫能源的經濟發展,我們就能夠更加齊心協力地實現氫社會。” 要實現如此大的普及,前期需要大規模的投資。推算結果顯示,一年大約需要投資200億至250億美元,到2030年累計需要投資2800億美元。本調查報告指出,包括長期穩定的政策性激勵在內,如果有一個合理的規則框架,那么對投資者而言,針對大量引進氫能源的投資是有吸引力的。現在全球每年有1.7萬億美元用于投資能源領域,其中包括石油和天然氣(6500億美元)、可再生能源(3000億美元)、汽車產業(超過3000億美元)。 另一位聯席主席Benot Potier(Air Liquide公司的會長兼CEO)表示:“本次調查報告將氫能源定位為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方式,我們有信心支持普及氫能源。氫能源是特定領域和地區能源結構轉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越早利用氫能源,我們就能夠越早享受到氫能源帶給經濟和社會的好處。工業界已經明確表示要引進氫能源技術。實現氫能源社會需要利益相關者團結起來共同推動,而國際氫能源委員會將發揮帶頭作用。” 此次豐田汽車董事長內山田竹志和Air Liquide公司CEO Benot Potier兩位聯合主席率領國際氫能源委員會的18位高級成員出席了Sustainability Innovation Forum并發布了最新的發展藍圖。同時出席的還有林德集團CEO Aldo Belloni教授、現代汽車公司副會長楊雄哲、英美資源集團董事會成員Anne Stevens。在發布過程中,國際氫能源委員會再次呼吁投資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各企業加速導入氫能源,推動能源結構轉型。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