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未來的發展就是機器人生產,用自動化設備生產自動化設備。”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格力首屆海外經銷商大會期間對記者表示。當天,格力智能裝備公司(吉大廠區)作為五大參觀地點之一,也首次向海外經銷商開放參觀。 顯然,董明珠這是在對外釋放信號——格力不僅要自己完成機器換人,還要幫助別人機器換人,開辟家電制造以外的第二條跑道。 雖然去年營收數字不甚理想,但格力似乎找到了新的業務增長點。“隨著 中國制造2025 的提出和德國 工業4.0 的啟示,工廠自動化、無人化生產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潮流趨勢。”據格力公司表示,未來格力電器將緊密圍繞機器人和精密機床兩大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在完成格力自身制造系統轉型升級的同時,為“中國制造2025”提供一批高端裝備。 發力智能裝備 去年8月,在首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格力電器第一次高調地攜旗下眾多裝備一起亮相。其中,格力光伏離心機、光伏多聯機、磁懸浮變頻離心機組、永磁同步變頻離心壓縮機、螺桿壓縮機等產品尤其矚目。 因為相較之格力空調,格力裝備無論在知名度還是收入上都不在同一個數量級,但董明珠卻把它列為繼空調和電機后,公司的第三大業務方向。 “我們很早就開始對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改造,但在改造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的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核心技術其實還是在國外,我們只能從國外進口購買,定價權掌握在別人手里,成本非常高,所以就開始嘗試自己研發。”董明珠如是解釋格力進軍裝備業的原因。 據了解,作為國內家電行業較早啟動和發展自動化的企業,格力電器2003年就開始引入自動化思想,對生產車間進行系列機器換人改造;2012年,格力進一步制定了自動化的發展規劃,決定以“3至5年實現無人車間”為目標,走“重點突破,分期實施”的自動化道路,并先后成立了自動化辦公室、自動化技術研究院、自動化設備制造部、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等技術單位。 去年,格力還將原來的智能裝備制造事業部獨立出來成立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并提出要將工業機器人和高檔數控機床作為該公司未來的兩大研究領域來規劃布局。8月,格力首個智能裝備產業園正式落戶武漢市蔡甸區。 根據規劃,格力智能裝備產業園項目擬投資50億元,占地1500畝,分三期建設,建設周期5年,預計2020年建成投產。項目主要從事精密模具、高端數控機床、智能自動化設備、大型商用空調、空調壓縮機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格力承載“中國制造2025”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的重點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100億元。 目前,格力已經把在珠海吉大占地4萬平方米的舊廠區改造成為自動化設備研發基地,主要負責工業機器人研發與生產。而在珠海臨港工業區占地8萬平方米的美凌達分廠,將作為自動化設備生產基地,其中有3個設備組裝工廠和一個機械加工廠已經投入運營。 格力電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格力的裝備產品覆蓋注塑機械手、鈑金機械手、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物流倉儲設備、兩器管路設備總裝配套設備等10多個領域,近百種產品。 “我們主要的人員開始流向裝備制造布局,包括研發團隊,從沿線的自動化設備到最終實現無人化工廠。第二個是我們現在的機器人已經對外銷售,參與到其他行業的自動化生產線改造。”在董明珠看來,工業自動化最大的特點是按照用戶需要進行設計,并非是一個固定的模式。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