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環大橋,這座長427米的大橋,關系到湖北三環車橋有限公司1.6萬噸卡車前軸鍛造生產線、6條精加工生產線明年下半年全部投產后的出路。 海外訂單紛至卻不敢接 三環車橋公司的前身是1953年谷城縣建設的農機配件加工廠,后來轉型生產汽車車橋,1997年被三環集團收購。現在已形成汽車前軸100萬件、車橋總成40萬臺的年產能,在國內車橋行業內居前10位。 在北倉崗社區的一片荒灘上,數棟廠房拔地而起,廠房內工人們正在安裝剛剛從荷蘭進口的前軸機加工設備。 對此,三環車橋總經理常定軍還是抱怨進度慢了,恨不得馬上就把新廠蓋好。 德國DAIMLER公司,是奔馳汽車公司一級供應商,該公司發給三環車橋的前軸訂單是:今年7萬根,明年16萬根。此外,德納公司的訂單是18萬根。而印度、伊朗一些汽車公司發來的訂單,他們不敢接。 年產前軸100萬件,這么大的產能,為何卻不能滿足出口需要? 高低端產品冷熱兩重天 原來,該廠的生產規模雖大,但生產過程粗放,達不到歐洲對汽車前軸要求的標準。比如,前軸上的孔內表,表面光潔度要求達到頭發絲的1/20,抗疲勞強度達到220萬次,高出國內標準一倍以上。 常定軍說,車橋產業的好日子是在2010年,當時整個宏觀汽車銷售形勢好,“2010年我們銷售前軸70多萬根,穩居國內第一位,銷售收入達到18.5億元”。 2012年以后,國內前軸市場開始萎縮。產品同質化、低端化讓三環車橋摔了跟頭,2012年銷售收入跌到12億元,虧損7000萬元。 好在,三環車橋先行了一步,2012年改造了一條生產線,能生產出達到德國卡車前軸標準的產品,利潤也比國內市場豐厚一倍。 高端產品,國內外市場搶著要;低端的“大路貨”,苦求別人買。這一尷尬現象,著實令人心焦。 “涮凈油鹽罐”也要搶機遇 對此,城縣委書記艾文金、縣長龍小紅也很忐忑。 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王君正反復強調,搶抓一路一帶機遇,加快三環車轎工業園建設,支持三環車轎拓展國際市場,盡快形成生產力。 2013年7月,三環車橋工業園破土。 三環集團立志:投資40億元,形成30萬根前軸、500萬件轉向節、27萬噸鍛件產能,達產后達到130億元的銷售收入。 谷城縣對此也算了賬:征地、拆遷、修路、架橋、架電等要6億元,而2013年谷城縣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是12.2億元,6億元要占去當年預算收入近一半。龍小紅說,這好幾乎把“油鹽罐”都涮干凈了。 這對谷城縣說,確實是一個挑戰。 但是,“機遇在前,必須舍得。”艾文金說。 “讓前軸產品直通火車站” 對于三環車橋來說,“走出去”得靠實力、耐力。 憑著前軸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名頭,2011年,三環車橋吸引了德國DAIMLER公司,其北京辦事處負責人主動找上門來。 德國人做事嚴謹,特別重視制造的過程控制。比如,檢測用的油標卡尺應放在哪個工位,都有明確規定。經過一年的輔導、整改,三環車橋前軸才通過了DAIMLER公司樣品審核。 2013年開始供貨,只要了13根。2014年要了2.2萬根。今年前4個月,已出口3.51萬根,出口銷售額4562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5倍。 胡海洋的到來,讓常定軍心里踏實了許多。常定軍說,他們又訂了2700萬歐元的設備。要不了多久,每45秒種就能生產出一根前軸了。 胡海洋說,保證投產前把大橋修通,“讓前軸產品直通火車站”。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