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廣核清潔能源上網電量超過980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0.5%;其中核電上網電量734億千瓦時,約占中廣核總上網電量的75%;非核新能源上網電量248億千瓦時,約占中廣核總上網電量的25%。”中廣核集團公司新聞發言人胡光耀在1月20日召開的2015年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不僅如此,2014年,無論是從經營管理,安全生產,還是科技創新、公眾溝通等方面來看,可謂中廣核的豐收之年。 運行安全指標進入世界優秀水平 根據發布會通報的信息,截至2014年底,中廣核總資產超過3900億元,同比增長24%;在運裝機容量達到2334萬千瓦,同比增長37%。中廣核在運核電基地擴大到4個,共計11臺機組、1162萬千瓦同時在運,繼續保持國內第一;在建13臺機組,裝機容量1550萬千瓦,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同時,中廣核非核新能源板塊規模效益取得快速增長,在運裝機規模首次突破1000萬千瓦,與核電裝機容量大致相當。 清潔能源的環境和社會效益顯著。中廣核全年清潔能源上網電量等效減少標煤消耗315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750萬噸、二氧化硫75萬噸、減排氮氧化物50萬噸,減排效應相當于種植21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可覆蓋整個深圳。 核電安全向來是公眾最為關心的話題。據中廣核核電運營事業部總經理蘇圣兵介紹,2014年中廣核核電安全運行業績總體良好,大亞灣核電基地六臺成熟機組57%的WANO(世界核運營者協會)指標進入世界前1/10的優秀水平,近幾年新投產的5臺新機組53%的WANO指標進入世界前1/4的先進水平。全球64臺同類型機組連續安全運行天數的第一名仍然位于大亞灣核電基地。 在工程建設方面,據中廣核核電工程事業部副總經理夏林泉介紹,2014年中廣核實現3臺核電機組商運,創造了國內核電批量化投產新紀錄。目前,中廣核在建核電機組13臺,工程建設安全質量總體良好,20萬工時安全事故率僅為0.014,連續三年下降,處于世界先進水平。中廣核五大在建核電基地的安全標桿評級持續向好,其中紅沿河、陽江、防城港達到7級,邁入先進值行列,寧德、臺山達到6級保持良好。 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落地 這一年,最讓國內核電人士振奮的莫過于,2014年8月,中廣核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總體技術方案通過國家能源局、國家核安全局組織的評審,成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重要技術依托。同年12月9日,國家能源局批準采用“華龍一號”技術的廣西防城港核電二期開展前期工作,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有序推進。而且,中廣核已與30家企業簽署“華龍一號”關鍵設備研發協議。
2014年,中廣核還積極推進核電“走出去”戰略實施,積極穩妥布局國際核電市場,并在英國、羅馬尼亞核電項目上取得重大進展。一方面,英國政府同意由中廣核牽頭的中國企業參與英國擬新建核電項目的開發與建設。另一方面,羅馬尼亞已宣布中廣核成為切爾納沃德核電項目“選定投資者”,雙方正就項目落地而積極努力。中廣核國際核電開發進入技術和項目落地的新階段。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