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杜祥琬上周五(19日)在北京洪堡論壇接受央廣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核電不是多而是少,目前只占全國電力的2%。 杜祥琬指出我國目前有19個核反應堆,才占了全國電力的2%,我國核電不是多而是少。對于大家都關心的核安全問題,杜祥琬對央廣網財經記者表示,認真分析下國際的核事故,可以在技術和管理上齊下手,把核電搞得更安全。 電源是煤,用電等于用煤 目前我國新能源仍以電力為主,杜祥琬分析稱只有電的來源清潔化,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才有意義,他建議一方面推動電動汽車的技術,另一方面要把電源變成非化石能源,如果電源是煤,用電就等于用煤,要把電源綠色化。 杜祥琬指出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比例高達70%,其中直接燃燒的比例超過一半,最為污染。他建議煤炭本身潔凈高效利用,另外要把可再生能源、核電、天然氣這三匹馬的比例逐漸地增高。 新《環保法》或將突破“違法成本低”現狀 新《環保法》即將于明年1月1日起實施,被譽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其中明確環境監察機構的法律地位、按日計罰不封頂、針對霧霾環境信息標準統一化、設立“黑名單”等多項新規首次確認和實施。 杜祥琬預計在新《環保法》實施過程中難以避開的難點是企業不肯做改造舊設備的投入,他對央廣網財經記者表示企業不能只有盈利的觀念,還應有社會責任和自覺的行動,如果企業不自覺,就要用法制使外部成本內部化,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需要外部成本受罰、承擔責任,倒逼企業有社會責任,不能不達到標準。 杜祥琬表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說法也有所耳聞,他提出環保一定要提到國家發展目標的前位,行政、法律、經濟手段要形成組合拳,其中法制的手段不可少,特別對企業環保的標準,對企業的獎勵、懲罰、責任的社會延伸,必須通過法制規范起來。 杜祥琬同時建議政府應該轉變職能,定好標準、定好監管,不要操作項目,標準定好了大家按照標準辦也是法制的一部分。(沙皮)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