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企業人士指出,降本是手段,增效是目的,企業選擇制造工具,在降低成本時要評估是否真的實現增效,切忌為降低成本而盲目追求國產化水平。 金屬切削刀具是機械加工制造包括汽車制造中的重要消耗工具,廣泛用于汽車零部件制造、發動機、變速箱制造等方方面面,用量極大。以中國一汽為例,一汽集團規劃部主任侯若明介紹說,一汽去年總收入達到4600多億元,按照行業金屬切削刀具用量占年銷售額1%到4%的比例測算,用在金屬切削刀具上的費用介于40億元到180億元之間。 如此大的用量令制造工具選擇成為企業降本增效重要著力點。侯若明透露,加強對金屬切削刀具使用管控成為一汽降本增效的重要環節,以往一汽的刀具管控由各子公司自行掌握,一汽目前的切削刀具供應商多達幾百家,這其中,有的供應商產品水平良莠不齊,下一步一汽準備在供應商選擇上“有所作為”。 行業形勢令眾多行業“降本增效”在當下有著現實意義。一季度機械工業總體經濟運行情況顯示,機械全行業處于低位波動區間,一些分行業受歷史數據較低、季節和政策因素影響,主要經濟指標有一定程度反彈,但總體上依然面臨成本上升壓力不減,主營活動效益上行艱難。 然而,追求降本增效中,一些制造企業陷入某種誤區,由于相比國外產品,一些國產化工具價格相對較低,成為很多制造企業降成本壓力增大時的新選擇。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太和告訴記者,很多企業招標時,“誰價格低誰中標”;他強調,降本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不能僅僅看產品價格低,還要評估新的選擇能否真的能實現增效。 “我們過去也曾陷入這樣的誤區,過分強調國產化水平。”奇瑞汽車發動機公司副總經理趙寶明說,但結果卻是,傷害了汽車制造企業和客戶的利益。他認為,選擇制造工具供應商,應更多強調性價比,“如果產品好、價格合適,不應分國產還是非國產”“如果為了追求國產化選擇一些產品水平不高的國產供應商,反而會害了國產供應商”。 多位行業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認同這一觀點。侯若明透露,下一步一汽集團準備對其現有的幾百家刀具供應商分門別類,將根據供應商實力和產品質量水平而不是“是否國產化”來選擇,將有實際能力、正規化管理的供應商固化下來,而對于產品質量、價格達不到要求的,要剔除。(沙皮) 中國鍛壓協會為促進行業更好的發展,增加采購商與供應商的面對面直接溝通機會,定于2014年9月舉辦全新一屆國際鍛件、沖壓件、鈑金件零部件采購會。供應商名額有限,有意者請速報名!咨詢電話:010-68465045。網址:http://caigouhui.duanxie.cn。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