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年銷量已經跨2000萬數字大關,眾多車企受此鼓舞尋求新一輪的產能擴張;另一方面,多個核心城市限購限行,霧霾圍城、交通擁堵、能源危機等重重陰影籠罩著尋求規模化的汽車業…… 中國汽車業是否存在產能過剩?在未來的發展中將面臨怎樣的隱憂和出路?這些都成為正在此間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的一個熱點話題。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說,從發展角度看,中國的汽車千人擁有量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標準。此外,中國的汽車業還沒有納入國際市場,如果以國際市場視野來看,中國的汽車產業才剛剛發展。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在經歷兩年5%以下的低速增長后,2013年全國汽車銷量增長率達到13.9%,重回兩位數增速,全年銷量達到2198萬輛,產量2211萬輛。這是自2009年汽車產銷量達到世界第一后連續五年保持這一位置。 “中國汽車產業年產銷量至少到3000萬輛,甚至3500萬輛,才到達峰值。”徐和誼認為。 紅火的市場讓眾多車企對2014年繼續抱有美好的憧憬。包括豐田、廣汽本田、長安馬自達等在內的中國車企都將今年的銷售增速目標定在了兩位數之上,其中豐田2014年計劃在中國銷售110萬輛汽車,長安馬自達計劃銷售10萬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今年中國汽車銷量增長8%-10%,其中suv、mvp等車型預計將有超過行業整體的增速。另外,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預計在2014年會迎來一定的增長。 據業內專家介紹,全球汽車業除了美國和新興市場之外,發展前景并不樂觀。歐洲市場的持續疲軟讓菲亞特、歐寶等汽車公司繼續維持艱難的運營局面。與之相比,中國汽車年銷量佳績又讓汽車業看到了繼續高歌猛進的希望。 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成為引領全球汽車業復蘇的引擎。無論是豪華車奔馳、寶馬、奧迪,還是銷量和利潤都高速增長的大眾,其出眾的業績主要得益于中國市場的貢獻。 但是,汽車業在規模擴張的同時,也面臨著核心城市限行限購、霧霾圍城、交通擁堵、能源危機等問題。不斷加速的城鎮化能否為雄心勃勃的汽車業釋放出更大的市場,仍是一個問號。 “十幾年汽車的快速發展超出人們預期,而環保、交通、霧霾等問題,把汽車業產能過剩問題擴大化了。”東風汽車總經理朱福壽說。 徐和誼認為,如果說汽車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那么也是結構性過剩,應當由市場為主導進行結構性調整。 汽車行業分析人士指出,今年車企的布局將向細分市場車型、汽車金融、新能源汽車等方向傾斜。 據悉,今年suv等細分市場車型將密集上市,上海通用、北京現代等車企今年都將在這款細分市場車型上有所動作。汽車金融等業務今年也有望快速發展,廣汽集團已將汽車金融作為今年集團重要業務構成。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上汽集團和比亞迪都將在今年集中發力。其中,比亞迪方面公開表示將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在私家車市場的應用,并繼續推行公交電動化戰略。上汽集團也已推出兩款新能源汽車,并著力推廣。(兵工廠)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