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不好通常可以在公司年報中一目了然,股民也可自行推敲,但另外兩個除非本人披露否則難以第一時間了解。在不少基金公司看來,基金經理的離職大部分都是因為更多誘惑。廣州一家基金公司資深分析師表示,近年來一個趨勢是,大基金公司經理流向中小基金公司。原因是這些公司的股權激勵具備相當大的吸引力。比如,前海開源基金宣布增資擴股,新增部分將由公司高管及投研核心團隊認購。在股權激勵下,業內大佬王宏遠加盟前海開源。 深圳某上市公司離職副總裁王軍(化名)對南都記者表示,其離職原因在于深陷公司管理斗爭,由于其分管公司行政與人力,在人事招聘和任命上,常被其他高管攻擊任人唯親,并還引發員工鬧事風波,自己疲于應付,于是與公司達成協議離職。 此外,也有業界人士表示,高管辭職也有為其自身利益考量。天象投顧黃小寧分析稱,除了業績外,也不排除個別上市公司高管辭職是為未來套現掃清障礙。 創業非高管最佳途徑 雖然高管離職理由各有不同,但除了引退和轉投他門外,創業成為最多選擇。公開數據顯示,高管離職后創業往往成為其第一想法。 優酷土豆集團C E O古永鏘、愛奇藝CEO龔宇、酷6網創始人李善友、人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一舟先后從搜狐離職后就自己創業。王軍也表示,自己周圍不少朋友在離職后也選擇自我創業,要么利用之前人脈資源構建新平臺,要么另選他行。其自己就創建了一個文化傳播公司,與原公司業務南轅北轍。 陳雪頻坦言,隨著行業競爭和產業變革加劇,高管離職已經成為一種正常形態。從目前高管離職原因來看,厭倦目前職業生態、尋求突破成為趨勢。據其調查,高管中也存在“4050”職業焦慮現象,大多數高管通常都在這個年齡區間,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但仍面對各種壓力,這時追求新的人生價值成為新目標,這種價值或許是新挑戰或許是輕松愉悅的生活事業。 陳雪頻表示高管離職創業未必最好選擇,不少高管甚至越跳越差 。創業者和高層管理者其實是兩個概念。高管習慣在大公司成熟的運作模式,未必適合自己創業。高管可以結合自身優勢,選擇做個人投資和為其他公司提供顧問咨詢服務。其透露,華為某副總裁離職后進入某生活平臺網站做顧問,在短時間內協助企業翻了三倍業績。“這種模式不僅時間靈活,且收益穩定,或許會成為未來高管離職的新選擇。”陳雪頻說。 數據 僅1月份,滬深兩市有近200家公司發布214份董監高離職公告,有媒體統計,截止到3月底,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共計發布了約3 0 0多份董監高離職公告。僅在3月最后一周,滬深兩市有超過50份董監高辭職公告,除去監事、獨董辭職公告外,有32家公司36位高管辭職。(一川)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