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能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說,2013年,棄風限電的緩解主要是政府重視協調風電、電網和火電企業等利益相關方,加快了電網外送通道建設,要求火電深度調峰并鼓勵風電進行供暖試點等政策的結果。隨著風電效率的提高,相關企業業績的扭轉,風電裝機方面在2013年也取得了加速發展。據中國風能協會統計,2013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量達到1610萬千瓦,同比大幅提高24%,累計裝機已經突破9000萬千瓦。另據國家能源局2014年2月份公布的風電行業數據,2013年,我國新增并網風電裝機1449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7716萬千瓦,同比增長23%;年發電量13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 多元化競爭加劇 到2011年,我國就已經成為全球風電裝機規模第一大國。但之前的粗放發展給行業帶來了很多低效產能,使風電場問題頻發,企業競爭慘烈。 經過近兩年的調整,風電行業回歸理性的一個表現是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也出現了逐漸擴大的趨勢。 資料顯示,在2013年上半年的新增裝機中,前十大風電整機供應商所占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012年的80%上升到90%。 不過對于風機企業來說,好日子才只是剛剛看到曙光。風電制造業仍然利潤微薄,上市企業中金風科技、湘電股份、天順風能、泰勝風能只是業績好轉,并沒有實現太高利潤。 目前,風電機組價格在4000元/千瓦上下,這與2010年的6000元/千瓦相比已跌去了1/3,風電制造產能過剩直接壓低了開發商的采購價格。 在這種情況下,風電制造商圍繞產業鏈進行業務拓展成了必然選擇。除華銳風電一家仍100%經營風機制造及銷售業務之外,其他上市風電機械制造企業都有延伸產業鏈的動向。 投資機構表示,未來風電機械制造行業應該會保持利潤平穩,不會有大起大落,而隨著風電市場的復蘇,新裝機量的增長,并且之前的裝機產品到了維護時限,使得風電機械制造企業的未來業績有望進一步改善,不過暴利時期已經一去不復返。 對風力發電企業來說,未來可期。 現在來看,風電的盈利能力甚至高于火電和光伏。之前風電企業主要受困于機制安排,這給電場的經營帶來很多弊端。 如今補貼及時下發、三北地區特高壓線路逐步建成和電網對上網配合度提升帶來的并網改善,使風電運營商扭虧為盈,盈利狀況大幅改善,投資動力增強。2014年,投資規劃環比都有明顯增長。 隨著行業增速的日趨平穩,風電站的維護和運營能夠為企業帶來穩定的現金流,風電上網價格也將逐漸下降,風電企業將在市場中更具競爭力。 我國風電產業已經從超高速發展進入了穩定發展階段,風機制造行業將面臨逐漸萎縮的有限市場,而風力發電則會迎來一次欣欣向榮的發展。 金風科技副總裁王海波曾向媒體透露,該公司2013年凈利潤4億元,但風電制造板塊的資產凈利潤率僅有1%稍多,而金風科技子公司的風電場投資利潤率卻為15%,是裝備制造板塊利潤率的10倍。(Balance)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