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略高度重視后市場,從經營理念上轉變觀念在現階段,我國的工程機械市場收入結構發展極不平衡,較之美國、日本等市場成熟的國家整機銷售收入和后市場服務收入的比例0.64,我國的數據則高達3.5,遠超過成熟市場的水平。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及基現出迅猛發展的良好態勢,用戶對維修服務、配件供應、租賃及二手設備等后市場服務的需求日漸強烈,面對巨大的發展空間,工程機械企業的管理層應從戰略高度重視后市場這個具有豐厚利潤的新領域,并及時抓住機會,注重經營管理的創新,尋找與本企業優勢相關的領域,合理規劃本企業后市場服務的發展路徑,選擇正確的代理商及其代理模式,爭取在全國各大城市逐步形成工程機械后市場的綜合服務體系。 工程機械行業的后市場與前市場是密不可分的,前市場的業務為后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后市場的發展也會為前市場提供強大的售后保障支援,甚至可以直接影響到銷售。工程機械企業除了保持在前市場保持優勢之外,必須重視能對前市場起積極推動作用,且經濟效益可觀的后市場,并將兩者合理地聯系起來。 企業可以發展電子商務,建立信息中心和交流系統,有效利用計算機網絡,促進工程機械行業后市場綜合服務體系的完善。一方面可以集中并有效利用眾多的工程機械二手市場、租賃市場信息,另外還可以利用遠程服務及時為客戶提供幫助、制定整體解決方案及保持互動聯絡等,使工程機械行業的前后市場一起實現質的飛躍。 對于后市場中的各個分支,可以由比較大的企業進行整合,以合理、充分利用資源。如無錫通博租賃商務港的創建,通過租賃標的物二手市場的建立、回購、維修、再制造、出售、租賃及擔保體系的運用,來健全和保障租賃標的物的退出機制。卡特彼勒首家中國再制造中心2006年在上海成立,并志在打造亞太地區最大的再制造中心,其承諾設備的回購和翻新,再銷售給用戶,這種建立物權退出機制的做法也許對于國內的工程機械企業是個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