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安全是近期輿論關注的焦點,7月廣東鶴山龍灣工業園項目鬧得沸沸揚揚,表明雖然我國發展核電多年,但公眾對核電項目仍充滿質疑和不安。如何推動社會尤其是普通民眾對核電的了解,消除由于未知帶來的憂慮?中廣核從開放溝通入手,8月7日在深圳大亞灣基地舉行“公眾開放體驗日”啟動暨安全發展白皮書發布儀式,宣布將每年的8月7日確定為中廣核各核基地的“公眾開放體驗日”。 構建完整公眾溝通機制 中廣核新聞發言人胡光耀表示,在日常開放的基礎上,中廣核“公眾開放體驗日”作為一項公眾溝通品牌項目將長期、深入地開展下去。每年的8月7日,中廣核6大核電基地:深圳大亞灣、廣東陽江核電基地、廣東臺山核電基地、遼寧紅沿河核電基地、福建寧德核電基地、廣西防城港核電基地都會舉辦主題性、富有特色的各類活動,與社會各界溝通,為企業和公眾之間搭建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 “8月7日對于中廣核來講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它是我國目前最大在運核電基地——大亞灣核電基地第一臺機組——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開工(1986年)、第六臺機組——嶺澳核電站二期2號機組商運(2011年)的特殊日子。今天的開放體驗日就是想拓寬過去開放日的開放領域,變單項參觀為雙向溝通,多方參與,構建一個更加完整的公眾溝通機制,使之也成為我們企業競爭力的一部分,成為推動核能等清潔能源發展的動力之一。” 中廣核黨組成員、總經濟師岳林康在發布儀式上表示。 事實上,對核電的擔憂并不是今天才開始的。胡光耀說,在大亞灣核電站建設初期,他們曾遭遇過“反核”風波,面臨很大的壓力。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加大開放、增進了解是最好的辦法。 “對此,我們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核電站的開放度和透明度,成立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安全咨詢委員會,建設一大批公眾科普設施,建立了通報、座談等一系列公眾溝通渠道和機制。目前,每年有數萬人到訪我們的核電基地,他們回去之后又成為我們的傳播大使,向更多的人介紹核電站。從這個意義上說,天天都是開放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