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情況看,初步報名參展企業大約300多家,其中國際展商80多家,覆蓋德國、美國、瑞士、奧地利、比利時、意大利、俄羅斯、韓國、日本、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展示的技術和產品有很強引導性。以鈑金為例,以前的展品機床占大頭,現在表面處理包括去毛刺、噴涂、電鍍、檢測等提升附加值的產品增多,這反映了中國消費者經濟水平和審美的提高,對零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變化反映了行業需求的變化。 從本屆展會的技術亮點看,鍛造領域,模鍛件將向大型、整體、精密和高質發展,使用硬質合金模具替代磷化/皂化處理工藝的冷溫鍛以及非調制鋼材料的鍛件增多,模鍛件進行了進一步加工,以提高附加值;自由鍛件的鋼種開發和純度提煉有了進步,全過程控制和在線檢測受到了業內重視;另外鍛造自動化在業內發展很快,展示自動化機器人、操作機、快讀換模及配套產品的展商增多。 沖壓和鈑金行業的多工位、自動化、柔性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展示這方面展品的企業增多。一些精通自動化聯線的企業生意很好,他們幫助業內企業或設計新的自動化線,或對現在的老線進行改造。目前華南、重慶、成都等地的投資者也是充分發揮后發優勢,直接投資自動化、精密化的高端生產線。 一些節能節材、提高產品質量、加工復雜零部件,或者提升效率的技術也已經有了很多實際應用,在本屆展覽會及同期會議上將繼續推廣,例如熱成形、高壓脹形、光纖激光、無膜成形、旋壓、伺服壓力機、多工位壓力機、連續級進模具、軟件模擬、去毛刺、潤滑、校平、表面處理等提升零部件檔次的展品增多,零部件領先企業的數字化水平大副提升,產品的精度和復雜性有了很大提高。 新媒體應用:觀眾組織和配套活動得力 企業不管是參展還是參觀,投入都不小,作為展會主辦方必須邀請到足夠多的客戶到達現場,用豐富的配套活動給他們更多的交流機會,促成合作。因此,展會針對零部件企業,配套有“神工獎”優質成形零部件評選和采購會,向2000多家采購商發出邀請,前幾屆大約一百家大的采購商現場洽談,今年邀請的力度進一步加大;針對零部件的供應商,現場將有各種細分的技術講座和論壇。 這些信息會通過協會積累的8萬多家企業的數據庫,以彩信、手機客戶端、電郵、協會通訊、雜志、合作媒體、邀請函、展前預覽、展會快訊等載體宣傳出去。 提及行業發展,張金說,行業形勢自2012年第四季度好轉,今年新一屆政府上臺,很多之前放緩的投資陸續提速,包括新一屆政府力推的城鎮化建設、公務車采購偏向國內企業等,對于行業企業都是利好消息。經過這兩年產能過剩的折磨,企業在投資時不再會是粗放型的增量,而是追求有技術進步和創新的投資,這對展覽會的展商而言是非常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