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是決策與管理的統一體。決策指明方向,管理是沿指定方向前進的工具;決策是目標,管理是手段;決策是思維過程,管理是行動過程;決策是通過資源組合來體現價值,管理則通過別人來完成任務。 把經營與管理并列等同起來,稱企業過程是“經營管理”,這是對經營的誤解。一般地認為管理是生產過程,經營是營銷過程,稱營銷部門是“經營部”,這是把市場判斷的權力放任給銷售人員的潛意識造成的。企業是“企圖的事情”,稱商務為“生意”,可見企業以希望和方向為先導,商務以創意為靈魂,決策占有突出的地位。 把管理與決策混淆、等同起來,稱“管理就是決策”,這是對管理的誤解。一般地,最高層管理者往往又兼負決策責任,在具體工作中,管理與決策行為分不清,似乎“管理就是決策”,其實當最高管理層在確定方向時,他們是在決策,而為了實現目標而調動下屬時,他們是在管理,所以“管理就是實現決策的過程”;管理與決策是相對的,它們是經營中的兩條線,貫穿于企業的各個層次中和企業的各個階段上,在分解上級任務,確定本部門工作方向時,這是在從事決策工作,當把決策向下貫徹,要求下級分解任務,層層落實指標時,這是在從事管理工作,所以“決策是為管理明確方向的過程”。管理與決策是經營的兩個輪子,在觀念上是一母兩子,二者有分工,在實踐中又是一家人,相互緊密聯系,幾乎不存在純粹的管理者或決策者。 管理者與決策者相互尊重,才能把經營搞好。管理者把更多的時間用在生產線上和辦事程序上,決策者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信息流中和思維程序上。所以管理者有時把“實干”竊為己有,認為自己是實干家,而決策者高高在上不深入實際;決策者有時把“智慧”竊為己有,認為自己是高人,而管理者就是群工具,效益與事業是決策出來的。其實,勞動方式不同,“勞模”的標準也不同,農民以腳來勞動,擴大耕種面積,工人用手來勞動,提高生產線效率,知識分子用腦來勞動,提高技術水平;在企業內部,管理者就必須身體厲,推動下屬工作,決策者則必須絞盡腦汁,使企業方向保持正確。要把管理與決策的辯證關系落實到企業實際中,管理者應對決策部門予以高度重視,在部門設置、人才選拔、物質條件、工作條件等方面配備好,而決策者應對管理部門予以尊重,在決策的正確性、創造性、可操作性、穩定性等方面做得合乎企業自身狀況。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