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為了抵御模具行業不景氣行情的“寒風”,眾多模具企業陸續都開始大力推行精細化管理,并把其作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對企業管理提出的目標和要求之一。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所接受。但是,當這種精細化管理理念滿天飛的時候,如何將理念落地,才是最重要的。 “模具企業管理從粗放到精細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粗放式管理主要體現是重形式不重效果;重表面不重實際;模糊管理、缺少規劃等。企業在生存和發展的迫切形勢下,戰略的實施無疑是由許多的細節構成的,當然,對細節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但可以標準化、數據化和信息化,一個計劃的成敗不僅僅取決于設計,更在于執行。也就是將重視細節的理念變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 在施行精細化管理的同時,模具企業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把握精細化管理基本點 要從模具企業的行業特點、產品性質、發展階段等基本點出發,以專業化為前提,系統化為保障,抓住經營管理中的關鍵環節,細化關鍵環節的主要控制點,通過各個關鍵環節和控制點的有效梳理和完善執行,盡量量化,盡量細化,盡量事先控制,盡量自動化運作,以獲得更好的績效和更強的競爭力。 2、“細節管理”常態化 精細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種管理模式,是一種以最大限度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必須持之以恒,循序漸進,逐步推進。 強調戰略過了頭,不注重執行過程中的細節及執行力度,固然會使戰略落空;反之,把細節強調過了頭,而不從戰略上重視外界的環境變化對企業經營上的重大影響,鼠目寸光的只看眼前,這樣的企業也是失敗的。 精細化管理的本質是能夠讓企業的戰略規劃更好的貫徹到每個環節并發揮作用,是提升企業執行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樣,精細化管理也會促進企業戰略制定水平的提高。促進企業在制定戰略和有效執行的循環中逐漸壯大起來。 3、細節入手駕馭全局 推行精細化管理是緩解社會資源約束矛盾的需要,也是適應市場發展成熟、需求多樣化、競爭更激烈的有效對策,更是企業加強基礎工作、挖掘潛力、提高企業效益的關鍵途徑。 精細化管理就是管理責任的具體化、明確化,結合以往的理論中關于細節作用的思考和探索,實質是追求企業運營管理的標準化、專業化、規范化,強調在企業管理的全過程都要注意對細節的觀察和把握,從戰略的制定到具體的執行無一例外。 如今,一個要求精細化的管理和生活時代已經到來。“精細化管理”是力求體現出“細節決定成敗”、“精益求精”理念的一種管理,其精髓是把工作做精、做細。就企業來講,要培養員工的細節思維,把小事做好。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缺失的是熱情和責任。 4、強化理念,統一思想 要深入實施精細化管理,必須進一步提高全體員工對精細化管理的認識,加大對精細化管理的宣傳力度,讓企業領導和所有員工都能正確認識、全面了解、主動把握和積極參與精細化管理。決策者和執行者思想的統一是形成工作合力取得卓越成效的必備前提。一個團隊如果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就不會有統一的意志、統一的行動,當然就不會有戰斗力。 5、強化職能,明確細則 保證企業的規范化和精細化運作,必須制定規范的、精細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標準,這樣才能依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標準,判斷員工的操作行為和工作結果是否符合要求。精確定位每個部門、每個崗位的職責,對每個系統的各道工序和各個環節都要規范清晰、有機銜接;細分工作職責和辦事程序,從而建立有序高效的內部管理系統。 6、強化落實,量化考核 量化考核是指將各部門的經營目標量值化,經濟責任具體化,對經營運行行為與結果進行控制的過程,考核時做到定量準確,考核及時,獎懲兌現。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大家管理精細化,但在考核、激勵方面沒有采取具體的措施,沒有使之與精細化管理接軌,就必然導致精細化管理落不到實處。因此,在考核過程中,要本著有利于推進工作、有利于調動員工積極性的原則,對員工嚴格加以考核。要采取考核、獎勵、處罰等手段,引導、培育、推進精細化管理。有崗位就有職責,有職責就有目標,有目標就有考核。 “從來沒有最好的管理,只有合適的管理。”金模網CEO認為,任何管理理論、管理方法都必須適合企業的實際,更要適合管理者的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打造一流企業,推進精細化管理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