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的自由鍛企業,特別是中小型鍛造企業發展速度之猛、取得進步之快、對世界裝備制造業貢獻之大,受到了世界同行的矚目和尊敬。
據中國鍛協提供的數據,截止2009年底,全國有將近350臺壓機,加上環鍛的近100多臺壓力機,國內1000噸以上的液壓機就有400多臺。行業產能已經可以達到900萬噸的能力了。而僅僅在三十年前,改革開放初期即使加上鋼廠的才70多臺壓機。三十年來中國自由鍛企業的發展速度又一次創造了世界第一的水平。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晰地看到,整個自由鍛行業,特別是中小型鍛造企業,盡管在硬件裝備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壓機的噸位越來越高,擁有萬噸水壓機的企業也逐漸增多,但是在軟件方面,如:企業管理、技術能力、工藝水平、生產流程、特種材料的加工等方面與市場特別是高端客戶的需求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當前,自由鍛行業中明顯存在著幾種不匹配和矛盾的發展狀況。
1、 是客戶對特種產品加工的需求與行業內普通加工件產能過剩、高端工件加工產能不足與之間的矛盾。
2、 是客戶產品成本精細控制需求與鍛件加工成本計算模糊之間的矛盾。
3、 是客戶快速交貨需求與加工企業周期過長之間的矛盾。
要打破當前自由鍛企業中與行業發展需要的不匹配性和矛盾,自由鍛企業必須眼睛向內,從提升內部工藝技術水平、強化生產的系統管理、控制和計算好每個節點的制造成本、加快整體物流的運行速度著手,唯有這樣才能控制和降低好自己的制造成本,才能提升好自己的技術水平,以滿足客戶低價格、優質量、快交期、好服務的需求。
而企業采取信息化的ERP系統,就能夠很好地幫助自由鍛企業解決管理流程與管理效率、流程執行與執行偏差、流轉速度與信息混亂、價格鎖定和成本計算等方面的矛盾的。科學、系統、全面地實施ERP 系統工具,對于企業內部成本控制、信息傳遞、科學決策乃至整體管理上的精益管理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我們亞洲重工集團,除在新加坡的管理機構外,在中國內地共有幾家鍛件相關的制造型工廠,分布在國內多個城市。其中一家正在興建過程中。去年上半年我們集團開始實施了全面的管理信息化工程。在原有子公司單獨使用財務軟件做賬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的信息化升級工作,我們花費了2年半的時間,主要分五步走:
第一步全面梳理集團各子公司內部管理的流程,制定出適應市場需要、符合質量體系要求的管理流程和制度。
第二步是在中國地區總部建立集團信息服務器管理中心,將集團子公司的所有信息登錄和數據儲存、調閱、郵件傳遞全部通過總部服務器進行處理。
第三步集團建立內部的OA審批系統,依據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要求,設置好審批流程,由經辦人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申請,通過系統逐級審批。確保公司內控制度的實施。
第四步在原有財務軟件運用的基礎上,增加倉儲物流、銷售、供應模塊的實施。
第五步是開始實施難度最大、要求最高的生產系統的模塊。
經過以上五個過程的共同努力,集團基本達到了規范管理的要求,不僅我們財務的內控和成本計算方法得到了國際著名的會計師機構德勤公司專業人員的認可,也對我們財務核算、成本控制、訂單管理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相比過去未實行ERP系統前,我們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突破性的提升。
一是可以動態及時了解生產成本。
二是生產和銷售可以及時跟蹤和掌握訂單內部運行狀況。
三是工藝文件執行情況得到嚴格控制。
四是對原料采購及材料利用率提供數據保障和封閉管理基礎。
五是對生產過程中任何一次返修、重鍛都能按工序要求記到相關車間的帳上,不僅對成本計算帶來便利和正確,更對車間考核提供了詳細、真實、科學的數據,確保車間考核、工資結算的有效運行。
六是對于財務對子公司成本監控和資金支付帶來便利。
經過我們集團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我們在企業信息化方面邁出了比較大的步伐,不僅給我們現有企業管理的提升帶來幫助,也給我們未來快速發展提供了系統保障,公司開始逐步擺脫傳統自由鍛企業過份依賴個別能人來保證企業的運行。確保企業能夠適既快速發展又步伐穩健,既實行多工廠管理又避免各自為政的混亂狀況。
面對新形勢的發展,未來我們集團還將繼續深化ERP管理,將會根據企業的發展和客戶的需要,運用最新型的ERP軟件,對實施多工廠、多產品、集中采購、多地配送、外協、發貨等更復雜的管理進行提升,把客戶、供應商、工廠、外協等整個產品鏈過程中的所有環節運用軟件系統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合作共同體,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形成集成優勢,為企業能夠像家電行業一樣進行精益管理、為提升中國自由鍛企業的管理水平作出我們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