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鋼鐵行業最喜人的變化,莫過于供需矛盾趨于緩和。
在供應方面,由于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等政策的強力推行,全年粗鋼生產和出口總體保持低速增長。自2010年4月起,國內粗鋼產量呈逐步回落態勢。出口方面,1—11月份,全國累計折合出口粗鋼3939萬噸,凈出口粗鋼2583萬噸,而上年同期是凈進口98萬噸。雖然與上年的超低基數相比,增幅較大,但仍然遠低于金融危機前水平。
在需求方面,2010年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和用鋼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加快,拉動國內市場鋼材需求保持增長,帶動國內鋼材社會庫存呈持續下降趨勢。截止到11月末,全國26個主要鋼材市場五種鋼材社會庫存量合計為1306萬噸,環比減少154萬噸,降幅10.52%,市場供大于求的壓力漸趨緩和。
2010年,國內鋼材價格延續了一貫的震蕩態勢,鋼鐵行業原燃材料價格上漲對鋼價的支撐作用加強。據中鋼協發布的最新市場分析,2010年11月國內市場鐵礦石、冶金焦、煉焦煤和廢鋼等原燃材料價格均明顯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特別是進口鐵礦石價格同比上漲了50.45%,國產鐵精粉價格同比上漲了51.85%。
與以往相比,2010年鋼材市場價格振蕩區間變小。“這也許是鋼鐵期貨上市之后,鋼鐵價格運行的重要特點。我們認為,鋼鐵價格波動區間將會繼續減小,貿易商價差利潤的空間也會隨之縮小。”五礦發展(600058,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子平說,要想獲取穩定盈利,必須突破傳統貿易模式,向創新型、服務型方向轉變。
盡管供需矛盾得到緩和、鋼價小幅上升,但超低利潤率仍然是鋼鐵行業的夢魘。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利潤率為6%,而鋼鐵行業僅為3.5%,基本處于“墊底”位置。業內普遍認為,原燃料持續高位上行,而鋼價處于低位震蕩,“兩頭受擠”程度加劇,是鋼企利潤率持續超低的原因。
產能過剩、布局分散等鋼鐵行業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但程度開始減輕,尤其是產業集中度方面。2010年,國內鋼鐵企業聯合重組的步伐明顯加快。1至10月份,生產粗鋼最多的十大鋼鐵企業集團合計生產出鋼2.44億噸,占全國粗鋼總產量的46.61%,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28個百分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說,“這表明今年全行業的產業集中度有了明顯提高。在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行業將依靠大型企業集團的規模優勢和產業集群優勢,繼續提高全行業的產業集中度。”
綠色發展,仍舊是鋼鐵行業面臨的最緊迫壓力之一。統計數據顯示,工業能耗占我國總能耗的70%左右,而鋼鐵生產占工業能耗的15%左右。羅冰生認為:“從我國鋼鐵工業面臨能源、資源環境嚴重制約的實際出發,“十二五”期間,全行業必須執行控制鋼鐵生產總量,加大節能減排工作的力度,繼續淘汰落后和低水平產能,三項工作齊頭并進,形成合力推動鋼鐵行業綠色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