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鍛壓協會常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張金
中國汽車鍛造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長才行,不能什么鍛件都做!
除了鍛件的專業化生產,國內很多鍛造廠都缺少產品規劃,極少繪制鍛件戰略圖等。
目前我國的汽車鍛件生產企業正面臨兩個機遇,但若一些問題不解決,不僅機遇抓不住,行業發展還勢必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機遇當前問題擋道
我國汽車鍛件生產企業所面臨的兩個機遇,首先來自于越來越高的汽車鍛件國產化率。這為汽車鍛件生產帶來了活力。
無論是獨資企業還是合資企業,在國內采購汽車鍛件的汽車企業越來越多。這要歸功于我國汽車鍛件生產水平的不斷提升和鍛件質量的穩定提高,以及更有利于汽車企業采購國內鍛件的相關零部件政策。鍛件是安保件,過去一些合資汽車企業對鍛件的認證、質量考核設定了非常高的門檻,致使國內的汽車鍛件企業很難進入其供應商系統,而目前,這一現象已得到改觀,汽車企業對我國鍛件的采購力度也加大了。
其次,其他國家的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商也開始到中國采購鍛件。這個趨勢很多年前就開始了。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出現,使很多海外鍛件企業出現了衰退。這為我國的鍛件企業提供了機會。
但必須要直面的是,國內汽車鍛件在生產方面還與國外存在一些差距,還有不少區別。主要體現在鍛件戰略圖的制定上,鍛件的專業化生產以及鍛件供應配比區間等方面。
汽車鍛件主要用于發動機、變速箱、懸掛系統、傳動系統等,即凡是受復雜載荷的零件基本上都推薦用鍛件,轉速超過1000轉的部件基本上用的也都是鍛件。
國外很多企業會把不同車上的零部件位置繪制出來,哪些是鍛件、哪些是鑄件都標識得一清二楚,而國內幾乎沒有企業做這樣的調研和研究。中國鍛壓協會正在匯集力量準備彌補這方面的缺陷。
國內很多鍛造廠都缺少產品規劃,往往是采購商問你們能做什么鍛件嗎?我們回答可能能做吧。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能不能做,非常可悲!就好像一個鞋匠不知道鞋子是什么樣子,如何能做出好鞋子?!
關于鍛件的專業化生產,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長,不能什么鍛件都做,產品應做細、做精、做絕。做細就是要有規劃、有計劃地開發新產品,從設計、生產到交貨都要認真對待,一絲不茍;做精就是過去用6000克的料,現在用5.9、5.8千克,最后用5.1千克的料做5千克的產品;做絕就是只要采購商需要的類似鍛件我們都能做,用戶要改動,我們就知道要改哪兒、要怎么改、為什么這么改。
跳出怪圈還需提升隊伍素質
日本、德國這兩大汽車鍛件生產國在鍛件生產中基本以熱模鍛壓力機和電液錘為主,我國大部分鍛造企業還在使用摩擦螺旋壓力機。據了解,全國300噸以上的螺旋壓力機有7400多臺,且正以每年幾百臺的數量增加。
鍛件用什么方式生產是好的或是不好的,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能說誰對誰不對,只能等待長期的實踐積累來證明。但我們必須要注意螺旋壓力機的弱點,必須借鑒發達國家鍛造業使用鍛造設備獲得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
此外還必須要看到的是,我國行業的人均勞動生產率和平均工資水平,與先進國家和地區的差距非常明顯。據介紹,國內鍛造業的人均勞動生產率與德國、日本同行相比基本上差10倍,工資差5~10倍。
與此同時,目前我國的汽車鍛件材料供應不太合理,規格不好且質量不穩定;國內鍛造企業競爭力弱,我國還沒有哪個鍛造企業在全球排上名次的;而且行業內聯盟太少,更忽略了與汽車廠和鋼廠的戰略聯合。
這些都必須要注意改善。我國的鍛造業還要避免走美國鍛造業的老路,即國內汽車鍛件生產逐年萎縮,汽車鍛件市場被國外企業占領。必須要警惕,我國鍛造業的競爭正越來越多地來自于外資企業。
從某種意義上講,鍛造企業建得太大非常不合適。鍛件供應配比區間的范圍應該在500~700公里,主要是因為鍛件運輸以重量為基數計費。鍛件運出去,若沒有地理優勢,我們肯定是虧的。另外,一旦超過此距離,時間管理成本和用戶服務成本將會大大提升。鍛件廠的生產基地不應建設得太大。
我國汽車鍛件的發展必須要重點抓好包括企業領導者在內的行業人員素質的培養。
要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同時,考慮提升員工工資,從而吸引優秀人才進入我們的產業。同時要注重提升現有員工的素質,這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越沒有人才,企業的生產效率越低,此時進入企業的就會是更多素質較低的人,結果肯定是企業越來越困難,人才層次越來越低。我們必須跳出這一怪圈。
應重視知識的積累,打造學習型鍛造企業。許多企業忙于生產,忙于省錢,缺少學習氣氛,很少研究整理其生產經驗。
應在行業內普及模擬技術。 歐洲、日本的模擬技術非常普及,90%都在采用該技術,但我國90%的企業都沒有采用,而且有的企業買了也不用,這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最少是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