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納電費30萬元,實現產值1200萬元。”昨日,看到8月份的電費和產值情況,浙江正昌鍛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順增終于舒了一口氣。
“1元的電費帶來40元的產值”。據悉,這家鍛造企業統計出的數字,遠遠高于一般工業企業的數據比,這歸功于市政府出臺高能耗企業限電措施,倒逼鍛壓行業集體轉型升級,實現產值上升、能耗下降。
最近,有“中國鍛造產業基地”美譽的我市,率全國之先提出打造“綠色鍛壓”,并對高能耗企業采取嚴格的限電措施。高能耗企業根據耗電能和產值比值情況,分別實行用電“停三供一”、“停一供一”,以能耗指標倒逼企業淘汰落后產能,轉變增長方式。作為高能耗行業的鍛造企業首當其沖。
在鍛造行業,鍛件熱處理是最基礎的生產環節,也是能耗的大頭,往往占到鍛造企業用電量的近一半。在這次轉型中,浙江正昌鍛造股份有限公司毅然放棄了能耗最大的鍛件熱處理生產,把企業資金投入到效益更高、能耗更低的精加工生產上。企業產品也從原來附加值低的鐵鍛件向產值和附加值高的銅鍛件轉變,從生產半成品轉到生產成品,產品直接與歐美企業配套,從而實現能耗減半、產值倍增。
面對限電倒逼形勢,溫州三聯鍛造有限公司出臺了專門的節能規劃,有計劃地削減能耗高、產值低的鍛件產品,并根據國內鍛件產業發展趨勢,加強研發,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優勢產品。同時,公司大力推進技改,努力改進生產流程、生產工藝,取得了明顯的降耗效果。
據了解,我市上百家鍛造企業通過整合產業,做長產業鏈,做大附加值,實現全行業的整體發展,在轉型升級中集體脫穎而出。據統計,今年1至8月份,瑞安鍛壓行業企業萬元產值能耗比去年同期減少15%,產值比去年增長20%以上,實現了良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