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鋼焦化廠焦爐煤氣脫硫脫氰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為太原市環境改善項目之一。據了解,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太鋼焦爐煤氣脫硫、制酸工藝在國內大型鋼廠尚屬首例,項目投產后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238噸/年,可生產98%濃硫酸18800噸/年,生產5.2兆帕蒸汽43860噸/年。
近年來,太鋼一直以技術創新為先導,加快實現循環經濟,將節能減排的新技術、新工藝滲透到了每一道工序和環節。“十五”期間,太鋼先后投入節能技術資金19.1億元,建成了一大批節能項目,促進了能耗水平的降低:通過發展高爐爐頂煤氣壓差發電技術,噸鐵發電達到40千瓦時。通過發展轉爐負能煉鋼技術,噸鋼回收轉爐煤氣達到103立方米,實現了負能煉鋼。通過實施余熱利用技術,回收蒸汽量已占全公司蒸汽產量的36%,每年可節約動力煤約9萬噸。通過應用綜合節水技術,節約了大量的新水消耗,噸鋼新水消耗由2001年的15.6噸下降到2007年的4.16噸,做到了增鋼減水,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通過推廣蓄熱式燃燒技術,不僅使低熱值煤氣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最大限度地回收煙氣余熱,減少燃燒過程中氮氧化合物的產生,綜合節能率超過30%,同時還有良好的環保效應。2006年,太鋼建成的新不銹鋼工程及配套項目,又自主集成和采用了大量節能環保的最新工藝技術,實現了全過程的清潔生產。
與此同時,太鋼在節能工作中始終堅持系統節能的觀點,不斷優化調整企業的生產工藝結構和用能結構,推進系統節能。“十五”期間,太鋼強化高爐噴煤工作,通過采取高爐富氧、高風溫、提高焦炭質量等措施,使高爐噴煤比提高了20kg/噸;推進連鑄坯的熱送熱裝,熱裝率達到60%以上。實施建設了3×130噸燃高爐煤氣鍋爐,年節約原煤達30萬噸。今年,太鋼將明確主攻方向,實現重點環節節能技術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