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全球金融海嘯沖擊,中國經濟近期增長明顯放慢,直接導致煤炭下游四大需求行業——電力、鋼鐵、水泥、化肥的需求及產量增長大幅減慢,部分甚至出現需求萎縮。這種低增長情況預計會持續一段頗長時間。中銀國際最近發表研究報告稱,預計2008年到2010年中國煤炭需求增長分別為4.1%、3.4%及6.1%。估計2008~2010年新建成煤炭產能將達到6.6億噸。盡管已考慮到國家將繼續關停小煤礦,仍預計2008~2010年中國原煤產量分別增長6.6%、4.6%及7.6%。供大于求的格局已逐漸形成。
沿海地區煤價跌幅最猛
政治和偶發因素,例如奧運、特大礦難帶來的小煤礦大面積關停,是導致2008年煤價大幅上漲的原因。隨著行業景氣度的回落,用戶和中轉環節庫存達到歷史高位,預計國內現貨動力煤價將繼續下跌。今年5月以來煤炭港口價格中間加價現象十分明顯,預計沿海地區煤價下跌的幅度將大于內陸地區。但根據成本分析,預計秦皇島山西優混現貨價能穩定在590元/噸的水平。
綜合考慮,2008~2010年秦皇島山西優混現貨平均價將分別同比上升58%、下跌19%和持平。然而,由于部分企業的合同電煤價格仍大幅低于現貨價,預計這部分合同電煤價格明年將上調約3%~10%。
煉焦煤方面,由于其目前受焦炭、鋼鐵企業大幅限產和其價格下降的雙重打壓,價格已從8月底高點大幅回落51%。雖然國家4萬億元的刺激經濟方案中長期或能帶動鋼材的需求,但煉焦煤價格短期仍有10%下跌空間。以山西柳林4號煤為例,預計2008~2010年均價分別同比上升90%、下跌30%和持平。
在成本方面,政策性成本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增值稅稅率調升、資源稅實際稅率上調和可持續發展改革全國推行都可能拉動成本上升,F在的盈利預測假設增值稅新增稅負可全數轉嫁,資源稅稅率上調到5%且可持續發展改革不會于2009年在全國推行。
下游需求明顯減弱
煤炭的四大需求行業電力、鋼鐵、水泥、化肥在經歷了今年初的產量同比增速高點后明顯回落。最近,全球金融海嘯使這些行業的增長進一步放慢,部分甚至出現萎縮。其中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速由3月的16.5%降到10月的-5.3%,生鐵產量同比增速由2月的10.1%降到10月的-16.8%,水泥產量同比增速由3月的26.3%降到10月的1.1%。根據中銀國際的預測,中國GDP的增長將由2008年的9.0%回落到2009年的7.2%,用煤行業的需求增長將出現較明顯的放慢。這將直接導致煤炭需求增速的明顯下降。預計2008年、2009年、2010年煤炭需求增速為4.1%、3.4%及6.3%。
至于節能減排帶來煤炭消費量的下降,明年應該不會有顯著影響,因為根據發改委已公布的2007年的數字,節能減排帶來煤炭消費量的減少只有約2%左右。在明年經濟情況不好的情況下,節能減排的力度不會出現實質性的加大并明顯地影響煤炭消費量。
中國主要鋼鐵生產商都在減產。在全球金融危機的環境下,由于需求大幅下滑引發鋼價下跌,大部分鋼鐵生產商已經不能盈利。
四季度電力需求仍疲軟
中銀國際的金屬分析團隊預計2008年、2009年生鐵產量同比下降4%,因為他們認為產量在一段時間內將在10月的水平波動,而2009年中期可能在政府增加基建投資的計劃拉動下出現復蘇。
中銀國際還預計2008年四季度電力需求仍然疲軟。盡管奧運會的影響已經結束,但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下經濟前景的惡化有可能打壓需求。另外,鋼鐵企業的減產將進一步壓低需求,因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鋼鐵行業占2007年中國用電總量的11%。因此,目前預計2008年中國火電廠發電量及總發電量分別同比增長6.2%與6.3%。在此危機時刻,基于GDP增長率采取歷史平均用電量彈性系數計算用電量并不準確。
2009年煤炭供應將開始過剩
得益于行業盈利能力的提高,中國采煤業固定資產投資自2001年以來就開始持續增加。雖然增速在2006年、2007年有所放緩,但這主要是由于比較基數較高,而每年的新增投資保持在300億~400億元的水平。根據發改委的數據,2006年中在建煤炭開采能力達到8.3億噸左右?紤]到過去兩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在建煤炭開采總能力只可能更大。根據從發改委、行業網站以及各個煤炭生產商處得來的信息,預計2008年、2009年、2010年新投產的煤炭產能應至少達到1.56億噸、2.03億噸以及3.01億噸。
另一方面,煤礦安全監察局的數據顯示,中國政府在2005~2007年之間共關閉11155座小煤礦,減少產能達到2.5億噸。中國計劃2008~2010年再關閉4000座。以每礦平均6萬噸產能計算,政府此舉將使得煤炭產能減少2.4億噸。假設未來三年每年關停小煤礦數量基本相當,那么2008年、2009年、2010年凈增煤炭產能應為7600萬噸、1.23億噸以及2.21億噸。
考慮到中國煤炭行業的數據不完整,確切計算新增產能幾乎不可能。新煤礦,尤其是小型煤礦,并未納入統計數據,而現有煤礦利用率逐步上升也說明煤炭產量的實際增長有可能高于中銀國際對新增產能增幅的預期。例如,中國2008年前九個月煤炭產量同比增長2.04億噸(11.4%),遠超出新增產能的增長。
假設2008年最后三個月煤炭的月產量和9 月相同,2008年煤炭總產量將同比增加6.6%。如果產量的增幅和中銀國際預測的2009和2010年產能凈增加量一致,這兩年中國內煤炭產能將相應增加4.6%和7.8%。
綜合供需預測,如果新礦不推遲投產時間而且凈出口量沒有顯著的增加,中銀國際預計國內煤炭市場可能在2009年開始出現供應過剩的局面。而凈出口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較小,因為中央政府并不鼓勵主要能源的出口,而且2008年的出口配額也被限定在4770萬噸,較2007年的實際出口量下降了10%。這一數量占我國煤炭年產量的比重不足2%。
兩條煤運主要干線(大秦鐵路和神華能源的神木-朔州-黃華)的年運力將增加約6000萬噸。除此之外,石太客運專線預定在2009年5月通車。屆時將釋放原太石鐵路4400萬噸的煤運能力。從石家莊到天津或秦皇島的煤炭可從其他鐵路運輸。等到2010年中期京石鐵路客運專線通車后還可以有部分運能可以釋放。中銀國際預計2009年國內的煤炭需求只會增加9100噸,因此2009年煤炭運輸的瓶頸應該得到逐步緩解。
近期煤價可能重拾跌勢
去年12月的山西洪桐“12·5”特大礦難死亡105人的事件之后,山西眾小煤礦紛紛被“放假”、關停。今年春節期間以及3月份人大會議期間,發改委等再三敦促小煤礦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復產,但也沒有“請動”小煤礦主們。在增加產量和力保安全以保住烏紗帽的較量中,地方官員、煤礦主更多的選擇了烏紗帽。比起1、2月份環比13%和10%的漲幅,加上淡季的因素下,3、4月份秦皇島大同優混煤價分別環比下降2.1 和1.3%。而5~7月份,特別是6、7月份的煤價急升,是與奧運安全考慮下進一步抑制關閉小煤礦有絕對關系的。5月份全國范圍開始的“百日安全督檢”下,5~7月份秦皇島大同優混煤價環比快速上升9%、26%和18%。
8月到目前煤炭價格的下跌,是需求明顯減弱帶來的,此外,高庫存和國際煤價的大幅下調亦影響了市場對煤價的負面預期?傊,在煤價飛漲的1~8月,煤炭需求增速并不高,今年1~8月煤價的上漲更多的是偶發事件,如特大礦難,特別是確保奧運安全下的小煤礦關停造成的。而8月后的下跌主要是由于需求增速明顯放緩所致。
自9月底以來,秦皇島大同優混煤和山西優混煤的現貨價格分別下跌了20%和23%?紤]到目前全社會庫存不斷創新高和需求走軟,未來幾周中國內煤價將繼續走低,因為需求增速快速下跌,且用戶在庫存充足的情況下并不急于買煤。雖然12月和明年1月、2月的用煤旺季應該可以對煤價構成一定的支撐,但是之后煤價可能重拾跌勢直到支撐價位的出現。
煤價支撐點在何處?在一部分生產商停產的情況下,國內煤炭價格將獲得一定的長期支撐。在這個問題上,山西省將成為焦點。山西省是全國最大的煤炭生產基地(2007年煤炭產量占全國生產總量的26%)。由于大部分煤礦為井工礦,因此生產成本較高。更重要的是,可持續發展改革的試點項目在山西省啟動?沙掷m發展基金、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和煤礦轉產發展資金合計為29~35元/噸,山西省已經成為我國產煤省份中成本最高的地區之一。如果煤炭生產企業因為虧損而停產,那么我國的煤炭產量將大幅下降,因此煤炭價格將獲得支撐。
煤炭中間運輸環節大幅加價
從中國煤炭資源網上可以獲得山西省五大煤炭生產集團(即大同煤礦集團、山西焦煤集團、陽泉煤業集團、潞安礦業集團和晉城煤業集團)的原煤單位生產成本。2007年這五大集團的原煤產量占山西省原煤產量的39%。這些成本數據符合上述集團上市子公司的單位成本情況。
2008年1~9月,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團的原煤單位生產成本為262元/噸,但是9月的生產成本達到了290元/噸。預計全年平均成本將達到270元/噸。考慮到鋼鐵價格的大幅下跌,預計2009年成本將穩定在這一水平。預計政府將在2009年將資源稅上調至銷售價格的5%。綜合57元/噸的銷售和管理費用、運往秦皇島的250元/噸的運輸成本及經銷費用,山西省所產煤炭運抵秦皇島所需的合計成本達到590元/噸。
因此,中銀國際認為590元/噸應該是山西省煤炭生產企業銷往秦皇島煤炭業務的盈虧平衡點。中銀國際將590元/噸視為2009年山西優混(相比大同優混更加普遍)的秦皇島最低現貨價格。當秦皇島山西優混的現貨價在590元/噸時,煤炭企業的經營利潤率為0%。在成本預測時假設2010年煤炭價格每噸上漲10元。
2008年煤炭中間運輸環節大幅加價現象嚴重。特別是中銀國際預計內陸地區煤價的下降幅度要低于沿海地區,因為我們看到,6000大卡的大同弱粘煤的坑口價和到達秦皇島的價差已由2008年4、5月時的250元/噸左右擴大至7月的450元/噸,7月以后又略微縮窄至400元/噸,這主要是由于7月23日發改委的第二次煤炭限價政策。在運輸成本以外,還有許多非常規費用。11月11日,財政部要求取消行政性收費,而且目前賣方市場已轉入買方市場,因此,價差將恢復至250元/噸左右。這意味著沿海地區煤炭價格下跌幅度更大。
明年合同電煤將上漲最多10%
在國內動力煤合同價格方面,目前,中銀國際預計2009年煤炭訂貨會的合同價將同比上漲3%~10%。2010年合同價格將同比上漲0~5%,各地區具體漲幅會有所不同,沿海地區煤價漲幅將位于這一區間的高端。
12月焦煤價格還將跌10%
中銀國際認為今年8月前煉焦煤價格的飛漲是小煤礦關閉與鋼鐵強勁需求引起的。與動力煤企業不同,煉焦煤企業大多是小煤礦。山西占全國焦煤產量的近一半,其中80%都是中小煉焦煤企業。去年12月死亡105人的山西洪桐礦難和今年“6·13”呂梁死亡29人的礦難均發生在山西煉焦煤主產區,力度頗大的關停及停業整頓直接拉升了今年焦煤價格的上漲。其中,國內主焦煤的基準柳林4號煤的坑口價在7、8月份達到1420元/噸,比2007年底的水平急升114%。
隨后,國內煉焦企業和鋼廠因利潤受壓而相繼減產,再加上全球金融海嘯,使需求急速萎縮,煉焦煤的價格也隨之暴跌。以柳林焦煤為例,其從8月最高點的1420元降到11月10日的690元,降幅達51%。結合焦炭價格的跌幅53%以及鋼廠12月限產的考慮,預計11~12月焦煤價格還將跌10%。這樣,今年的焦煤同比上漲90%,均價為今年4、5月份的水平。
從價格傳導關系看,生鐵和鋼材見頂后一個月焦炭見頂,再之后一個月煉焦煤價格見頂。
中銀國際預計2009年柳林4號煤平均坑口價同比跌32%,而回落到2007年11、12月的水平,但仍比2007年均價高29%。2010年煤價將保持穩定。此外,由于需求減弱,明年不排除煉焦煤企業采取限產方式來穩定焦煤價格的可能性。
明年出口煤價將降30%
我國出口煤價通常取決于澳大利亞(亞洲的第二大煤炭出口國)煤價。日本與澳大利亞的協議價格通常是我國出口煤價的重要參照。合同本身是基于現貨價格。
由于2009年全球經濟可能大幅放緩(世界銀行最新預測2009年全球GDP同比增速僅有1%),中銀國際認為日本可以接受90美元/噸左右的合同價格,這較日本2009財年的合同價格同比下降了30%左右(按美元計算),日元較美元的升值使得按日元計算的實際下降幅度達40%左右。因此,中銀國際預計2009年我國煤炭出口合同價格將同比下降30%(按美元計算)。
資源稅改革有望明年實施
發改委已經計劃對資源稅進行改革,資源稅將從2~8元/噸的固定費用轉變成售價百分比的形式。中銀國際認為這一變動有望在2009年實施。
目前市場對資源稅的征收標準有3%、5%和10%三種假設。在盈利模型中假設資源稅率為售價的5%,F行電煤資源稅稅率在2~4元/噸,平均折合成從價征收不到1%。改成從價計征后,稅負將大幅增高。按煤價400元/噸、毛利率32.5%計算,按5%征收標準,增加成本5.9%,毛利率下降至28.3%,如按10%征收標準,成本將增加16.7%,毛利率降低到20.8%,對煤炭企業的盈利影響較為明顯。
根據中央政府網站國務院發布的一項備忘錄,政府已經決定在全國范圍內自2009年1月1日起實行增值退稅改革。主要的內容包括將向設備繳納的增值稅變為可從應付增值稅中扣除的項目。另一方面,自然資源的增值稅將從目前的13%上調至17%。
增值稅是在一個產品原價格基礎上征收的稅項。中資企業通常將增值稅和一般賬目分開記錄。生產企業向客戶征收增值稅,并且在扣除可抵扣項目(主要是公司向原材料和其他適用于扣除項目所付的增值稅)之后上交給國家。通常情況,只有在采煤企業不能向客戶征收稅項的情況下自然資源的增值稅的上調才會影響到公司的利潤。但是,在目前供大于求的情況下,煤炭企業缺乏絕對議價能力,因此預計將不會全部轉嫁所有增值稅的上調。據稱在改革實行的一至一個半月之前煤炭采掘企業和客戶將會有時間來適應,譬如雙方將在協商新的合約價格的過程中把稅率上調的因素考慮在內。
設備可以抵扣增值稅將使有積極投資計劃(不包括收購)的公司受益。此舉將刺激投資,盡管實際影響并不大。然而,該項計劃對許多地區來說并不是新政策,因為東北三省和華中六省的26個城市已分別于2004年和2007年開始實行該政策。目前,西山煤電、大同煤業、國陽新能、潞安環能和平煤股份已包含在該項計劃中。
可持續發展改革在山西試點
2007年初~2008年初,中國政府在山西省引入了可持續發展改革試點計劃,包括征收可持續發展基金、礦山環境恢復保證金和產業轉型基金,共計29~35元/噸。今年截至目前山西省的試點運轉良好,共征收可持續發展基金146億元,提前完成全年145億元的任務,所籌基金將主要用于汾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工程、六大造林綠化工程、采煤沉陷區治理,節能減排示范工程、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等重點方面。
2008年5月初,由國家發改委、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國土資源部和其他相關部門官員組成的工作組實地考察了試點計劃的進展情況。他們表示,應在山西省再實行一兩年試點計劃后再推向全國。特別是,他們敦促應盡快將國有煤礦的社會職能分離出來,并加強對該計劃中征收上來的資金的管理。其存在2009年中后在全國范圍推廣的預期。但由于何時征收、征收標準是否與山西一致均不確定,所以在盈利預測時暫且沒有考慮這部分的成本增長。
我國煤炭企業的稅前利潤率經歷了1990年代末的行業低谷后逐漸得到很快上漲,速度遠高過下游行業及全國平均水平。
特別是今年前八個月,煤炭開采業稅前利潤率15%,而電力、鋼鐵、氮肥、水泥只有-4%、5%、8%和6%,煤炭利潤率水平大大超過下游需求利潤率。除了煤價瘋長以外,利潤率的高企也與原計劃今年新增的政策性成本(如資源稅從價計征、可持續發展基金)因CPI高企而并沒有征收有關。中銀國際預期明年CPI為2.8%,較低的CPI將為增加政策性成本創造條件。
由于煤炭價格下降以及未來政策成本可能上升,煤炭企業盈利可能在2008年三季度已達到頂峰。中銀國際調整了模型以反映新的假設。因為原本的預測中未預計煤炭價格的大幅下滑及資源稅的上調,因此,中銀國際將2009年、2010年盈利預測下調了10%~60%。發電業務帶來的緩沖作用及動力煤合同銷售占比較高將使神華能源受益。今年7月底收購的三個煤礦的全年影響將推升福山能源的盈利。
煤炭自給率可能進一步加大
為改善其盈利結構并提高靈活性,政府鼓勵電力供應商進入上游行業來獲得穩定的煤炭供應,這被稱為“煤電聯營”。在2008年上半年煤價攀升的情況下,全國10%的電廠得益于自有煤炭業務而沒有錄得虧損。
預計電廠投資的煤礦在2011年集中投產(主要集中在西北,如內蒙、寧夏等地),由于大型電廠發電量占全國60%的比例,中銀國際預計這些大型電廠2011年的煤炭自給率至少達到15%。這樣全行業約有9%的煤炭供給可以由電廠自己解決,將減少從煤炭企業的采購合同量。如果政府進一步出臺鼓勵措施,預計煤炭自給率有可能進一步加大,造成中期對煤炭企業需求的沖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