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擬在09年進行的增值稅轉型改革,意在鼓勵和刺激投資,此項政策對資本密集型行業受益程度相對較大,而汽車行業由于固定資產占總資產比重相對不高,受益程度比較有限。
此次增值稅轉型改革方案的主要內容是:自2009年1月1日起,在維持現行增值稅稅率不變的前提下,允許全國范圍內(不分地區和行業)的所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抵扣其新購進設備所含的進項稅額,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為預防出現稅收漏洞,將與企業技術更新無關,且容易混為個人消費的應征消費稅的小汽車、摩托車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設備范圍之外。同時,作為轉型改革的配套措施,將相應取消進口設備增值稅免稅政策和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政策,將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統一調低至3%,將礦產品增值稅稅率恢復到17%。
理論上講,增值稅轉型將使得所有已經開征增值稅的行業受益,尤其是固定資產投入很高、需要大量采購設備的行業受益將比較明顯。政策出臺的主要意圖在于鼓勵和刺激投資,因為由生產型增值稅轉為消費型增值稅后,相對而言,企業做出投資決定所要求的邊際回報率降低了,從而可能會增加可投資項目。
在目前實行的生產型增值稅模式下,假設企業從設備商中采購單價1,000萬元的設備,同時按17%稅率上交170萬元的增值稅,企業在會計核算中將1,000萬元設備款和170萬元的進項增值稅都納入固定資產進行核算,逐年計提折舊進入生產成本。而改革后的消費型增值稅模式,設備采購過程中交納的170萬元增值稅可以作為抵扣項,進入當期應交稅費項核算,不進入固定資產科目,因而該設備每年折舊額就相應有所減小,因此會提高企業各期稅前利潤,進而提升企業業績。同時,由于企業當期增值稅抵扣額增加,企業交納的增值稅額減少,相應的跟增值稅相關的教育附加費、城市維護建設稅等營業稅金及附加的繳納額也會有所減少,這將會改善企業經營性現金流,有助于改善企業資金財務狀況。
另外,從公司發展周期來考慮,如果處于創業期和成長期,那么企業往往固定資產投資會較多,因此增值稅轉型使這兩類企業受益更大;而如果處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那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占比就相對較少,相應增值稅轉型中它們的受益相對小些,因此相同行業的不同企業對增值稅轉型的敏感性也存在著一定差異。
具體到汽車行業,增值稅轉型改革對汽車制造公司的影響是正面的,但短期來看效果比較有限。我們以非常放寬的條件,假設汽車企業不考慮經濟放緩和市場景氣下行風險,09年不縮減資本支出,這樣09年數據可以用07年的數據為樣本;其次,汽車企業機器設備的一般年限為8-15年,取最保守的8年;不考慮宇通客車(600066)等高新技術資格認證通過得到的稅率優惠,將所得稅一律取25%;具體計算按直線折舊法。
計算結果顯示,增值稅轉型對09年汽車企業盈利提振在0.01元左右,效果是微不足道的。作為制造業的汽車企業在增值稅轉型中受益程度如此有限,主要跟汽車企業資產結構有關。在目前A股上市汽車制造企業,固定資產占企業總資產比重普遍在20%左右,而機器設備資產占固定資產比重大致在50%-70%,折算下來大約占總資產的10%-14%。即使考慮一次性更換機器設備,那么增值稅進項稅額帶來的折舊節約占總資產比重也僅僅在2%-3%之間,且這部分折舊節約還要攤到約10年的折舊期內分期完成。因此,算下來每年帶來的稅前營業利潤增加僅占總資產的0.2%-0.3%,而汽車企業年均銷售額一般約等于企業資產總額,因此,增值稅改革帶來的折舊節約折算下來同樣僅占年營業收入額的0.2%-0.3%,業績增厚效應不明顯。
所以總體來看,此次國務院擬在09年進行的增值稅轉型改革,對資本密集型行業,如半導體、鋼鐵等行業受益程度可能相對大一些,而汽車行業由于固定資產占總資產比重相對不高,受益程度十分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