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能源短缺,石油價格不斷攀升,正在迫使世界各國尋找新的能源途徑,其中風能開發是許多國家高度重視的領域。
調查顯示,截至2004年年底,全球風能發電能力已經達到2.98萬兆瓦,比上一年增長17.9%,創下世界風能發電功率年增長的最高紀錄。預計,2006年以前,世界各國不僅在風能開發利用方面的投資將持續增長,而且風機設備制造業將成為許多國家最熱門的經濟領域,相應的市場規模也將急劇擴大。
盡管全世界風能發電去年增長幅度很大,但各地區發展并不平衡,與其他地區相比,歐洲的風能發電發展最快,其中,德國的風能發電能力為1.03兆瓦,占全歐洲風能發電能力的一半左右。
美國:發揮技術和裝備優勢
據報道,美國將利用其技術和裝備優勢,使風能發電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美國能源部新能源管理機構最近指出,盡管目前風能發電僅占全美電力生產比重的1.5%,但這一比重在2010年可達9.5%,2020年后可達15%。
近年來,美國風力發電技術已有重大改進,主要表現在:改進了風機葉片設計,普遍使用風向傳感元件、采用自動控制系統、減少了人力和降低了成本。
據報道,美國政府正在大力推動風機制造業,使其成為21世紀重要基礎能源裝備產業。據預測,2010年以前,美國以及歐洲將出現風機更新換代高潮,屆時將有大批陳舊的風機被淘汰,因此風機市場前景十分樂觀。
歐洲:進入快速增長時期
在歐洲許多國家,人們均可看到高高聳立的風力發電設備。它們猶如超級電線桿,靜靜地站在路旁、河邊、農田里或山崗上。近年來,歐洲國家不斷促進風能的發展,風能利用在一些國家已初具規模。
德國是發展和利用風能較早的國家,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德國總共建立了6600座風力電站。德國政府計劃,今后每年都將以30%的速度增長,每年增長的風力發電量超過1000兆瓦。
丹麥靠近北海,是多風之國,也是最早發展風力發電站的國家。20多年來,丹麥在利用風能方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20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近10年,丹麥風力發電量的增長率均在30%以上。
歐洲近年來風機生產已進入快速增長時期。除德國外,荷蘭、丹麥、瑞典、法國、挪威、芬蘭、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也出臺了5年、10年風力發電普及計劃。
亞洲、拉美:落后北美洲和西歐
亞洲風力發電的發展目前明顯落后于北美洲和西歐。但國際能源專家認為,這并不意味著亞洲的風機市場就無所作為。日本政府一再重申發展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僅1999-2003年日本與西歐有關風能開發技術、開展合作的項目就達55個。此外,亞洲的印度、中國、巴基斯坦、泰國、印尼、韓國和菲律賓等國家,最近5年在風能開發應用方面的投資也有較大增長。印度過去3年利用世界銀行4.55億美元的貸款,用于建造風機制造工廠和引進技術。
拉美也是世界上近幾年風能開發利用進展較快的地區。該地區的巴西、阿根廷、智利、委內瑞拉和巴拉圭,過去5年在風能開發方面的投資年均增長18.5%,高于亞洲地區。
世界風機制造業加強國際合作
全球化經濟浪潮正在推動世界風機制造業加強國際間的合作,以加速新技術的商品化和開拓市場空間。例如,歐洲的荷蘭、丹麥、瑞典和挪威四國通力合作,正在發展適合民用住宅的太陽能一風能發電組合設備,以充分利用陽光以及風力發電。另一個顯著特點是,許多大型企業和跨國公司已經開始通過兼并、合作等手段力求壟斷世界風機市場。日益眾多的國家正在將風機制造業列為重點扶持的新興產業,以促進本國經濟的振興。據分析,國際風機制造業及相關領域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風機制造業的迅猛發展,不僅能使企業取得良好的效益,還將為人們創造出眾多的就業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