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對中國經濟沖擊日益明顯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15日公布了“企業經營者對宏觀經濟形勢及改革熱點的判斷、評價和建議”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數據采集于今年8月至10月間,是國內首份詳盡了解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影響程度的企業家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顯示,企業經營者普遍認為2008年以來經濟明顯降溫,出口需求大幅減少,國內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需求下降明顯,消費需求增長乏力。不少企業家表示,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動蕩已經波及到實體經濟,造成中國外需市場明顯減弱,對出口依賴程度相對較高的東部地區企業、民營企業所受影響首當其沖,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相對較多。
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秘書長李蘭在介紹本次調查緣由時說2008年以來,中國經濟內受冰雪災害、汶川地震等自然災害沖擊,國際上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市場動蕩帶來的影響也日益顯現,中國經濟面臨著空前復雜多變的形勢。“在此背景下,參加調查的企業經營者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企業經營狀況的判斷及對未來發展的預期如何,他們對企業經營外部環境的評價、對宏觀經濟政策及經濟體制改革成效有什么看法和建議,這無疑對政府部門決策具有重要的參考依據。”
本次調查顯示,受國內外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企業經營者普遍認為2008年以來經濟明顯降溫,出口需求大幅減少,國內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需求下降明顯,消費需求增長乏力。調查同時發現,企業產銷增速下滑,庫存趨增,物料和人工成本明顯上升,企業盈利減少,企業資金緊張狀況更加嚴重,困難企業數量增多,尤其是東部地區企業、中小型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面臨較大困難,企業用工增長明顯放緩,社會就業壓力加大。
調查顯示,企業未來投資計劃趨于緊縮,訂貨明顯下滑,房地產、紡織、鋼鐵及有色冶金等行業尤為明顯。企業經營者大都對突如其來的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缺乏足夠的預計和準備,心理壓力增大,部分企業經營者對企業未來經營前景感到迷茫。
從調查結果看,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動蕩已經波及到實體經濟,造成中國外需市場明顯減弱,對出口依賴程度相對較高的東部地區企業、民營企業所受影響首當其沖,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相對較多。
面對著新困難、新挑戰,企業經營者在調查中表示,希望一方面通過加強自身管理、推動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建議決策部門應根據當前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宏觀調控政策;同時,企業經營者期待政府進一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積極推進壟斷性行業改革,企業經營者期望社會各方面關懷企業家、支持企業家,幫助企業家提振信心、渡過難關,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近日黨中央國務院已經決定進行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強有力的擴大內需的10項措施,擴大投資規模。”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秘書長李蘭表示,“這也正與調查中的企業經營者所反映的情況相吻合,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了當前宏觀政策調整的及時、果斷,切合實際情況,必將大大提振企業經營者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