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月1日起,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要求,13類機動車零部件將實施強制性認證,未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簡稱3C認證)證書和3C認證標志的產品,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針對零部件實施3C認證問題,國家認監委相關負責人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將進一步擴大零部件強制認證范圍,明年初將公布第三批零部件3C認證產品。 據悉,此次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的13類機動車零部件產品目錄包括:機動車燈具產品、機動車回復反射器、汽車行駛記錄儀、車身反光標志、汽車制動軟管、機動車后視鏡、機動車喇叭、汽車油箱、門鎖及門鉸鏈、內飾材料、座椅及頭枕等。加上此前已實施強制性認證的汽車安全帶、機動車輪胎、汽車安全玻璃和摩托車發動機,現在共有17類機動車用零部件及其總成產品,必須通過3C認證、獲得3C證書并加施3C標志,才能在中國市場銷售、裝車。 國家認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是各國政府為保護消費者人身安全和國家安全、加強產品質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規實施的一種產品合格評定制度。我國針對機動車相關產品的強制認證,是在2002年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推出的“3C”強制認證制度,(轉載中國鍛壓網)規定在強制目錄中的汽車產品,必須符合強制性產品認證規則要求,否則不得出廠、銷售、出口或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3年后,在2005年12月1日,國家有關部門發布公告,對機動車燈具產品等零部件實施強制認證。它是繼汽車安全玻璃、汽車輪胎以及安全帶之后又一次針對機動車零部件產品的認證。 對于哪一種零部件應該被列入3C認證零部件范圍的問題,這位負責人表示:“是否列入零部件產品3C認證,一般是在企業自愿認證基礎上選擇產品,主要考慮安全、影響整車質量等方面因素。有嚴格的程序,要向WTO通報。” 這位負責人表示,3C認證為國內外不同品牌的產品提供公平的市場準入門檻,在行業內起大浪淘沙的作用,可以培育和支持國內優勢品牌,提高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3C認證是企業參與國內外競爭的“敲門磚”和通行證。 “對生產廠家來講,3C認證是一道門檻,國家強調汽車產品的質量問題,為防止濫竽充數,強制設置了這種市場準入門檻。每個企業必須保證生產出來的汽車整車、零部件產品達到國家的有關標準,質量合格,從而保證人身安全。一些生產劣質零部件、技術水平落后的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這位負責人說。 據介紹,由于3C認證不僅要求產品性能達到國家安全標準,還對產品零部件的質量以及工廠的質量保證能力提出了嚴格要求。因此通過3C認證,不僅使企業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還使企業在質量體系、產品零部件管理等方面不斷地改進。從源頭上保證產品質量,使企業市場誠信度相應得到提高,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為企業拓展市場創造更多的機會。此外,3C認證對于企業參與國際化競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企業的產品出口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通道。 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3C認證的主要工作是確保制度實施的規范性,完善認證執法體系,在確保產品安全質量的基礎上,擬開展國家節能環保汽車認證工作。通過產品認證手段,引導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汽車及相關產品,引導政府采購,提高汽車產品的環保及節能水平和科技含量。他透露,預計明年初將會公布第三批列入3C認證范圍的零部件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