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紡織品、家電、IT產品、機電產品之后,未來幾年內汽車及零部件有望成為拉動我國出口的新動力。 汽車作為工業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長期以來一直是歐美日的天下,然而,我國的汽車制造企業已經證明,向發達國家出口汽車并非遙不可及。 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汽車商品出口總值為205.08億美元,同比增長45.37%,出口總值已超過進口總值50億美元。曾經是出口“短板”的轎車,今年增勢迅猛,前三季度出口數量同比增長了2.5倍,達到6.73萬輛。 從2005年開始,商務部判斷,消費類電子產品出口已經難以再有較快增長,出口增長需要由新的產業來拉動;而世界汽車產品的貿易額一直排在世界貿易的前列,約占世界貿易總額的10%,未來將成為我國出口的重點。 我國發展自主汽車品牌到了關鍵時刻,商務部正積極促進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并指出,我國汽車產業的目標,是用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占到世界汽車貿易總額的10%,也就是1200多億美元的出口規模。 不過,業內專家也指出,我國汽車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宜邁得太快,如果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不能保證,對我國汽車聲譽的影響將會極大。此外,(轉載中國鍛壓網)國內企業必須重視自主研發,以避免遭到知識產權方面的訴訟,國外非關稅壁壘以及汽車產品貿易摩擦更是需要長期關注的。因此,不追求短期“名利”,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才是國內汽車企業當前需要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