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國商用車配件市場發展研討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在談到商用車配件供應商的市場機會時表示,超前決策與國際市場機會的把握是零部件企業所應關注的重點。 首先是零部件供應商的超前決策水平和能力。徐長明認為,中國的商用車市場一向是由宏觀經濟和政策所主宰的市場,因此要求零部件企業在市場變化過程中一定要把握住市場發展的趨勢,進行超前決策。他舉例說,以生產中、重型汽車變速器著名的美國伊頓公司就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的研究,他們在與國家信息中心的合作過程中,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研究中國中、重型卡車的發展趨勢。當時就有人提出疑問,中國市場目前不需要重型車變速器,整車廠要求什么產品你們供應什么不就得了,關心重型車變速器干什么?但是伊頓公司相關人員表示,如果等整車廠要求配裝大噸位的變速器時,我們的開發是來不及的,必須要提前布局。由此我們可以理解,伊頓公司近兩年在國內市場中的表現與他們的超前決策是分不開的。 其次是零部件供應商所應把握的國際市場競爭機會。對此,徐長明表示,目前中國整車產品出口大幅度增長的同時,零部件的出口也在大幅度增長,未來大規模出口的時機已經成熟,十年之內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大國。徐長明認為,形成強勁出口的動力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形成:一是中國有大規模的國內市場作依托。我國(轉載中國鍛壓網)的乘用車與商用車很快就會成為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國內市場,在世界汽車出口大國中還沒有一個國家沒有其國內市場作支撐的;大容量的市場會保證生產成本低廉、研發和市場經驗比較豐富。二是產能過剩要求中國企業到國際市場上去尋找出路。三是中國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四是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運作經驗與國際人才都已比較成熟。 另外,徐長明指出,不僅是直接出口的機會,近兩年各大跨國公司均加大了在華的采購力度,國內零部件企業同樣要重視這樣的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