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本次鋼鐵行業成了此次宏觀調控的主要對象。“142個稅號的鋼材出口退稅率由11%降至8%。3個百分點無論對于鋼鐵企業還是貿易商來說,都不是一個小數字。”一位鋼鐵業界的老專家對記者如是說。 年底前鋼材出口退稅稅率或將繼續下調 商務部外貿司處長馬繼憲透露,國家對“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能耗、資源類)產品的調控還將繼續加強,年底前鋼材的出口退稅稅率或將繼續下調,幅度在3個百分點左右。此消息一出,在場的百余家鋼鐵業界代表無不嘩然。雖然出口退稅調整一事盛傳已久,但對于9月15日即開始執行的這一事實,很多鋼鐵企業代表表示還不能立即適應。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降低出口退稅對鋼鐵企業來說肯定有成本負擔,但影響不會很大。 對于該政策是否會影響當前國內鋼材出口量的問題,他認為,目前國際市場鋼材價格很高,國內鋼材價格與國際價格相差30~40元/噸,為了應對國際反傾銷,我國的鋼材出口價格正在不斷提高,而且增長幅度高于3個百分點。所以從長遠來看,出口退稅的調整不會影響國內鋼材的出口。“雖然近期影響多少還會有所反映,但時間不會太長,大約會有三個月的過渡期。”羅冰生強調。 對于此前很多人提出該政策對大型鋼鐵企業的影響可能不大的問題,寶鋼市場部礦石處的相關負責人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該人士對記者說:“3個百分點對于寶鋼這樣出口量較大的企業影響是很大的,成本會有很大提高,利潤會相應受到影響。”該人士表示,寶鋼或許會因此而調整產品結構,增加高附加值品種鋼材的出口比例。 與鋼企和貿易商均有密切聯系的鋼鐵市場分析師似乎更能代表業界的呼聲。聯合金屬礦石分析師杜薇對記者說:“近日由于鐵礦石海運費的上漲,價格也有不同幅度上調,這時候將出口退稅下調,對于鋼鐵企業來說不能不說是雙重打擊。”蘭格鋼鐵信息中心主任徐向春對記者表示:“雖然目前國內鋼材市場正在逐漸回暖,但鋼材出口退稅下調仍將對市場心理產生一定沖擊。”對于出口退稅下調而帶來的利潤減少問題,上海明賦勤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鐘建柱表示,公司將因此轉變營銷策略,今后將大力開發國內市場,擴大內銷比例。 按照預計,我國今年全年進口鋼材1800萬噸,出口將超過3000萬噸。由此來看,鋼材出口退稅下調除了對企業和貿易商有較大影響外,對港口貿易方面的考驗也是業界較為關注的焦點話題。 對此,江蘇連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東泰港務分公司市場開發中心業務經理董文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出口退稅政策在短期內對出口的影響不會太大,因為目前資源類產品的供應和需求都很旺盛,有可能只是壓縮了貿易商的利潤空間。 他認為,如果鋼鐵、有色金屬等產品的出口因出口退稅下調而下降,也有可能會推動這些商品的價格提高。因為目前看來,國際市場上原材料需求仍然很大,只是價格波動比較大,而且此次出口退稅調整幅度較小,對國際原材料市場的價格能否產生多大的影響目前還不好確定。 刺激鋼鐵產業結構優化 對于該政策的解讀,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出口退稅和加工貿易稅收政策調整屬結構性調整,是國務院今年實施宏觀調控政策采取的綜合措施之一。 鋼鐵產品的進出口,主要是進行一些品種的調劑,不鼓勵大量出口,不尋求貿易順差。馬繼憲也明確表示,考慮我國資源能源供應和環境承受能力等因素,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應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主。 商務部統計數字顯示,今年1~7月,我國出口鋼材2067萬噸,同比增長57.8%;金額116.7億美元,同比增長39.5%,占同期全部商品出口總額的2.2%。鋼材凈出口973萬噸,順差5億美元。 據介紹,目前我國鋼材進口主要為國內無法生產或產量不足的不銹鋼、硅電鋼、合金鋼、鍍層板等高端產品;鋼材出口主要為普通中厚板、熱軋普薄板、普盤條等低端產品。 由于我國低附加值鋼材產品出口比例較大,進口平均價格是出口平均價格的兩倍左右。其中,我國進口鋼材平均到岸價大約為980美元/噸,而出口離岸價大約為565美元/噸。 對此,羅冰生表示,本此調整影響最大的就是低附加值鋼材的生產企業,降低一部分鋼材品種的出口退稅稅率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一部分,這能在某種程度上刺激國內鋼鐵企業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有利于加快國內鋼鐵企業的產品結構調整步伐,進而有利于促進整個鋼鐵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