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汽車業市場競爭激烈,要求不斷降低制造成本。統計資料表明,汽車機床進口率每提高1%,機床總投資就增加2%~3%。因而汽車業采用國產機床是汽車企業生存的需要,汽車生產不應在裝備上長期依賴進口,而應建立在以國產機床為主的基礎上。要實現兩個行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互相支持和協作(中國鍛壓網轉載),汽車業和機床業應走聯合創新、協同發展的道路。 第一,汽車業更多地為機床業提供解決汽車制造工藝方案的支持,提高機床業在汽車制造工藝方案的系統集成能力。 工藝方案是產品質量、生產能力保證的關鍵,直接影響制造成本,更決定了投資費用,同時又是制造技術先進與否的體現。因此,汽車業應更多地為機床業提供解決汽車制造工藝方案的支持,特別是具有長期積累的使用經驗,使中國機床供應商更深入地掌握汽車制造工藝流程,開發適合汽車生產需要的工藝專家系統軟件,能夠向用戶提供高水平的交鑰匙工程。 第二,從進口機床熱點中尋求突破口,汽車業更多地為機床業提供進口機床國產化替代機會。 近年來,汽車業在高端產品制造、高精度、高效制造以及關鍵工序上引進了大量的進口機床,投資巨大。汽車業和機床業要群策群力,立足國情,勇于技術創新。汽車業更多地為機床業提供進口機床國產化替代機會,特別是從進口機床熱點中尋求突破口,開發應用國產新機床。 第三,機床業不斷跟蹤汽車行業的發展,研究先進的汽車裝備技術,聯合汽車業開發更多、更好的新機床,提高汽車制造水平。 當前,面對強手如林的國際競爭,中國機床業進一步分析行業特點和產業特性,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形成系列化、模塊化的數控機床產品,滿足汽車和零部件制造生產的需要。 按照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總體戰略,今后15年內汽車年產量將達到1400~1800萬輛,成為世界汽車生產大國。 同時,我國汽車零部件正逐步納入全球采購體系中,汽車零部件出口需求量也很大。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汽車業和機床業付出巨大的努力,同時也希望國家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