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緊固件行業來說,2006年又將是快速發展的一年。行業的格局與特點將不可避免的呈現新的態勢。 專家認為,緊固件企業目前將迎來多方面的挑戰。 技術缺“核心” 比較國外先進緊固件水平,中國緊固件綜合技術落后至少20到30年。當前,國外汽車發動機用高強度緊固件至少要求在10.9級以上,而國內一般只能生產10.9以下規格,對關鍵部件缸蓋螺栓、連桿螺栓、輪胎螺栓由于材料的原因,還是以進口產品為主,雖然國內對此也在進行同步研究,但當前還不能批量生產,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高強度緊固件品種和質量,對汽車水平及整車質量具有重要影響。當前國內汽車緊固件廠家的開發能力仍然比較薄弱,為新車配套(中國鍛壓網轉載)的能力遠遠不夠,從當前汽車緊固件發展情況下看,多數企業沒有真正的核心技術產品,在新品開發上依然經歷是一般性的開發過程。 管理要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我們的產品與國外存在差距,但是我們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趕上去,然而,如果質量管理水平上不去,生產一致性沒有顯著改善,產品質量總出問題,就沒有多大意義。 由于國內緊固件企業質量管理有差距,一些汽車廠還是更愿意買國外產品。我們一些汽車緊固件企業會請來專家咨詢,對緊固件進行性能改進,原材料也來自日本神戶、日本新日鐵、韓國浦項等公司,技術設備上也和國外同行差不多,但由于管理水平、員工技能素質有待提高,用同樣的材料、同樣的設備,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則很不一樣。 雖然現在不少汽車企業都通過了ISO9000或TS16949的資格認證,但仍然需要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制造工藝水平及質量管理水平。尤其是在質量管理方面,國內緊固件企業同國外差距較大。 產品要更新 汽車緊固件產品的更新換代不可小視。汽車緊固件被列入《汽車設計標準資料手冊(標準件篇)》,但該標準至今已應用6個年頭,根據國外的經驗,一項標準使用5年以上沒有修改就是落后的。修訂標準,產品需要更新換代,是汽車緊固件企業的當務之急。 此外,一些汽車緊固件企業的產品結構略顯單一,沒有形成系列,生產沒有形成規模,品質存在脫碳、螺栓被拉長、摩擦因素未達標等等。 業內人士認為,在提升汽車標準的同時,國內企業要加強產品質量檢測,提高高強度緊固件的可靠性。國外對發動機用高強度緊固件使用在10000到20000小時,不論品質,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更換,在規定時間內如果(中國鍛壓網轉載)沒有達到標準,產品就不能夠出廠。提高產品水平,需要大量的計算分析和試驗驗證,國內企業應該加大在線監控手段,用模具保證大規模生產高端緊固件產品的尺寸公差和行位公差。 汽車用緊固件在其生產領域屬于高端產品。當今汽車緊固件企業所面臨的發展機遇和來自跨國公司緊固件廠家的競爭壓力,加強相關科技信息交流,從處于跟蹤和模仿的階段過渡到建立獨立自主的開發力量,這才是我們應取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