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
大型自由鍛件市場有限 避免盲目上萬噸液壓機
《中國工業報基礎件周刊》2008年12月9日刊登中國鍛壓協會原祕書長蔡墉撰寫的“大型自由鍛件市場限,避免盲目上萬噸液壓機”,全文如下。
如果再不控制,10-15年后,我國大型自由鍛件產能過剩問題將逐步顯現。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8—185MN自由鍛液(水、油)壓機在250臺以上,其中大型液壓機60—80MN約15臺、120—185MN為7臺。而根據粗略統計,目前我國大鍛件年生產量約140萬噸,液壓機生產能力則在400萬噸以上。
目前我國大鍛件生產面臨短缺與過剩矛盾
我國生產大型自由鍛件已有50多年歷史,目前自由鍛液壓機的數量、等級、大鍛件產量位居世界之首,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雖然我們已進入大鍛件生產大國行列,但畢竟還不是生產強國,因為有些質量要求高的重要大鍛件仍需進口。現在我國大鍛件生產處于“過剩”和“短缺”的雙重壓力,即一般大鍛件供大于求,技術含量和質量要求高的大鍛件,如百萬千瓦級火電和核電用汽輪轉子(超臨界、超超臨界)、百萬千瓦級核電反應堆壓力殼、特大支承輥、大型高溫高壓厚壁筒體、船用大馬力低速柴油機組合曲軸等鍛件,我們尚處于生產能力低或不能生產的狀態。
國內需要用萬噸自由鍛液壓機生產大鍛件的用戶主要是電站、石化、冶金和造船。電站所需大鍛件如單機600MW以上火電、核電用汽輪機轉子、發電機主軸,單機600MW以上核電站用和反應壓力殼、蒸發器和穩壓器,單機500MW以上水電站水輪機大軸、發電機主軸、鏡板等;石化設備大鍛件主要是 12>鈭?/m:t>'' type=#_x0000_t75>4500mm加氫反應器等高溫高壓厚壁塔器筒體、封頭等;冶金設備主要是 12>'' type=#_x0000_t75> ¢1600mm鍛造支承輥、大直徑熱軋工作輥; 12>'' type=#_x0000_t75>20萬載重噸船用軸系、舵桿及大馬力低速柴油機組合曲軸;大型鍛壓設備立柱、柱片、工作缸等。
筆者對要用萬噸自由鍛液壓機生產大鍛件的主要行業大鍛件需求量做了如下測算:
發電設備:
核電:按國家能源局透露,我國核電建設原計劃到2020年總裝機容量為4000萬千瓦,現調整為1億千瓦(建成6000萬千瓦、在建3800萬千瓦),其中扣除2008年前已建、在建的870萬千瓦。在以后的12年中要新建單機容量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90臺,平均每年8臺,每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需大鍛件約3000噸,每年總量約3萬噸;
火電:到2020年裝機容量將達到15億千瓦,在以后的12年中要增加單機容量60—100萬千瓦機組約350臺(其中單機60萬千瓦約占70%),按哈電、上電、東電三大集團生產能力預計,每年約需大鍛件3萬噸;
水電:到2020年水電安裝容量要達到3億千瓦,在以后的12年中要新增單機容量50萬千瓦以上水電機組400臺,每年平均生產34臺,年需大鍛件3萬噸。
冶金設備:
所需大鍛件主要是新增軋機、配件及易耗品軋輥,現年需各種軋輥約40萬噸。邢臺軋輥公司全面技改,新增80MN自由鍛液壓機,年產各種軋輥15萬噸(其中鍛鋼軋輥約5萬噸)。目前大型鍛造支承輥、熱軋工作輥主要在一重、二重生產、年產量約2萬噸,按年產5億噸鋼材,年需特大鍛造支承輥約5萬噸,當4臺新萬噸液壓機投產后,大型鍛造支承輥不足的問題將逐步解決。
石化設備:
大鍛件主要用于煉油和化工所需加氫反應器等高溫高壓厚壁塔器的筒體、封頭,一旦煤液化技術成功,所需反應器筒體將會更多,預計年需各種厚壁筒體約5萬噸。
造船:大型遠洋船用大鍛件主要是軸系、舵桿、低速大馬力組合曲軸,到2020年大型新船需求每年約1000萬載重噸,年需大鍛件15萬噸,其中約有30%萬噸液壓機鍛造,約5萬噸。
其它:
如中型鍛壓設備、礦山設備等年需大鍛件5萬噸。
以上各業需用萬噸液壓機生產的大型自由鍛件年需約30萬~40萬噸。
市場有限,技術要求高,企業投入需謹慎
國內原有3臺萬噸自由鍛液壓機因結構和控制系統落后,不能鍛造大型筒體鍛件,為滿足某些大鍛件的生產,一重、二重、上重、洛陽中重在多年掌握的冶煉、鍛造生產經驗,并在原有配套設施的基礎上適當擴大,安裝具有新結構、現代化控制系統的150MN、160MN、165MN、185MN(尚在制造)自由鍛液壓機是合適的,這些萬噸液壓機投產后將逐步減少大鍛件進口,并有出口。
現新投產和即將投產的150MN、160MN、165MN、185MN 4臺自由鍛液壓機都要配備新型全液壓鍛造操作機,其生產率可提高80%以上,每臺萬噸液壓機月產約1萬噸鍛件。原有3臺120MN液壓機年產大鍛件約12-15萬噸,新增4臺萬噸液壓機年產大鍛件在40萬噸以上。
按上面筆者對用戶的測算,國內市場年需大型自由鍛件約30-40萬噸,占現有新舊7臺萬噸自由鍛液壓機生產能力的60%。而現在還有多家重機廠及其他企業都要新上萬噸自由鍛液壓機約8臺,值得思考。
正是由于近幾年大型自由鍛件供應緊張,銷售形勢看好,因此,部分企業紛紛要投資新建、擴建萬噸自由鍛液壓機生產大鍛件,一些地方政府也予以支持,形成當前盲目無序、互相攀比,都要新增大型自由鍛液壓機的局面。
有些企業也知道要用80MN以上液壓機生產大鍛件的市場有限,因為有些重要大鍛件國內生產少或尚不生產,現在投資就想搶占這個市場,要在大鍛件生產上搏一下,成功了就站住腳、失敗了就下來。這種思想實在要不得,用銀行幾十億貸款下賭注,企業倒閉后都是呆帳,最終受損失的是國家和人民。
目前擁有60MN以上自由鍛液壓機的民營企業大都無冶煉能力,所需鋼錠全在社會上采購。50噸以上鋼錠都用冷錠,不僅影響鍛件質量,也增加能耗和成本。在萬噸液壓機上生產大鍛件時,大部分鋼錠單重都在百噸以上,若不用熱鋼錠,無法保證鍛件質量,且燃料損失大,提高了生產成本。若百噸以上鋼錠從冶煉廠用重卡運到用戶,路況等是否允許;如果自己建冶煉廠澆注鋼錠,就需要大電爐、鋼包精煉爐、真空注錠室等,不僅投資大,多余鋼液如何解決,當地是否允許建污染環境的冶煉廠,這些實際問題必須充分考慮。
冶煉技術難度比鍛造工藝更難,因為大型自由鍛件質量取決于鋼錠,要提高大鍛件的綜合性能,必須減少鋼錠的成分偏析,改變非金屬夾雜物形態,使鋼中有害氣體和有害元素含量達到最低,這樣才能保證大鍛件質量。現在新上4臺萬噸自由鍛液壓機的結構、參數和控制系統的技術水平并不比國外差,而且冶煉設備的配置水平(鋼包精煉、真空注錠)與國外相當。但隨著各種成套設備性能不斷提高,對鍛件質量的綜合指標也相應提高。如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發電效率,采用超超臨界汽輪發電機,蒸汽壓力為316kg/cm²、溫度593°C,汽輪機轉子就要采用高溫疲勞強度和蠕變斷裂性能更高的新鋼種;現在要把蒸汽溫度提高到621°C、又要研制新鋼種。對核電壓力容器鍛件的要求就更高,為最大限度的減少壓力容器受中子輻射后,使容器材質降低韌性及延性而發生脆化現象,冶煉時必須嚴格控制有害元素的含量,使容器材質脆化量達到最小。對石油精煉所用加氫裂解反應壓力容器鍛件,長期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工作,要求鋼材具有高的抗張強度、斷裂韌性和耐氫腐蝕,這些材料一般冶煉廠不易完成。因此,新鋼種的不斷出現,增加了冶煉難度。我們的冶煉水平還不高,當務之急是盡快提高冶煉技術,如果煉不出優質鋼液、澆不出合格鋼錠,就是再上數臺300MN自由鍛液壓機仍生產不了合格大鍛件。
大鍛件生產屬高技術、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產業,連同配套工程項目占用土地面積大,國家應迅速管起來進行宏觀調控,不能再允許這種盲目無序的新建和擴建。各企業生產大鍛件品種應有側重,要有分工,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要依據生產條件形成自己的特色產品,以便更好地開發國內外市場。
12月22日
鍛壓企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專訪張金、舒行暢、周大榕、袁貞友、張長龍、劉福海
中國鍛壓網報道。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歷程,中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鍛壓行業也書寫了輝煌的歷史。在舉國慶祝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鍛壓行業也迎來了2008年的盛會。中國國際金屬成形(CMF)和中國國際鍛造(CFF)展覽會及會議在中國上海的成功舉辦,折射出了鍛壓行業的歷史與未來。在盛會舉辦之際,針對鍛壓行業的現狀與目前經濟危機對行業的影響,中國鍛壓網記者牛香草對行業內知名人士進行了專訪。專家直面剖析對行業進行了客觀的評價,
為企業打開了汪洋大海上直立的燈塔。
專訪張金秘書長:鍛壓企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下面是中國鍛壓網記者牛香草對中國鍛壓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金先生的專訪。
記者:張秘書長,您好!您如何看待我國鍛壓行業這幾年的發展?我國鍛壓行業目前的設備、
工藝等技術水平如何?
張金:從2001年以后鍛壓行業發展非常快,每年都有10%-20%增長。產生許多新的鍛壓企業,
這些企業的起點都比較低,經過這些年的積累出現了一些領頭企業,但總的講,整個行業
還處于生產低檔次產品的階段。這與我國工業發展水平相適應。
記者:您對我國鍛壓行業技術水平做了客觀的評價,那我國同國外相比,都有哪些明顯差距?張金:與國外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產品檔次(附加值)、管理水平、人員勞動生產率、數字技術應
用和鍛壓設備現代化方面。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們達到國外先進水平還需要較長時間。
記者:全球金融危機迅速蔓延,已經開始影響中國國內經濟,據我們所知,一些前沿高科技行
業已經出現許多公司破產、倒閉的現象,您如何看待金融危機對我們鍛壓行業的影響?
張金:此次金融危機對鍛壓行業的影響非常明顯,一些企業訂單減少,甚至一些企業停業。這
種影響無需討論,關鍵看是要影響多長時間。在我看來,目前出現的問題除了切實的需求
降低外,人們的購買欲和觀望態度起了決定性作用。因此,如何恢復消費心理非常重要。
因為鍛壓行業與汽車、電器、電力等行業密切相關。因此,這些行業的低迷若無逆轉發生,
我們行業也要在嚴冬中等較長時間。
記者:您剛提到恢復消費心理非常重要,那我國政府出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十項措施,
對行業有何幫助?您認為未來幾年鍛壓行業的發展會如何?
張金:國家目前出臺了一系列經濟刺激發展的措施,等其他行業復蘇時,我們行業才有希望。
未來幾年,中國鍛造企業面臨巨大調整,會逐步形成一些鍛壓大公司,這是自然合并重組
的結果。同時,鍛壓行業也面臨產品升級的機會。另外, 在技術方面,數字技術應用會逐漸普及,發展零部件制造,形成一些有影響的零部件供應商成為可能。當然,在目前一段時間內,鍛壓技術人員需求壓力會略微降低,而高素質工人需求會上升。因為提升工人勞動生產率已提到重要日程。
記者:面對金融危機,鍛壓企業應該如何面對?如何發展?請您給提些建議。
張金:面對金融危機,我認為企業應在以下六點中把握:
一、盡量回收資金,確保資金流不斷。
` 能否渡過難關,關鍵看企業是否能堅持,資金是保證能生存的基本條件。因此,目前企業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回籠資金。從另一個角度講,必須保護自己的資金儲備,能不付的不付,能晚支付的盡可能晚支付。從而確保資金流穩定。
二、對機構進行調整,可以借機進行機構改革。
生產任務繁重時對機構進行調整會帶來不穩定,從而影響生產,而且也由于變更而很難在短時間內理順關系,形成有效流程。因此,那時候不宜進行機構調整及生產秩序、流程的重構。在任務不多的條件下,合理地對機構進行調整是一個好的辦法。因為也會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整合和完善。
三、抓主要產品優化,實現產品升級。
需求下降,競爭最激烈的產品是那些低檔次產品,因此,這個時候有選擇地淘汰一些產品而堅持高附加值產品至關重要。而且利用這個機會也可以認真地對產品進行優化,決定產品生產方向和內容。
四、強化人員培訓。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因此企業要充分利用這一機會,強化人員培訓,切不可將人員放假了事,不但會失去人氣,更重要的是技能在停頓中會倒退。為此,這個時期進行人員培訓非常必要。
五、狠抓效率,提高人員出產率。
狠抓效率,提高人員出產率是克服危機的有效辦法,這既標志著人員成本的降低,同時有利于減少管理成本。而對危機最不得不做的事是減員,但減員要求的條件是有利于促進人員的勞動效率,提高勞動能力。
六、危機時技術改造的思路與戰略。
危機時的技術改造要有這樣的思路與戰略,對于不能立即見效的投資,最好是停下來或取消掉。但不能在危機時將所有技改都停了。對于確實有可能在未來有希望回升的起作用的項目要堅持做下去,只應適當放緩速度。對建成的項目不能立即投入使用時,應慎重投入運行。因為一旦運行起來,萬一沒有足夠產品生產就會帶來更大的浪費。危機時技術改造不能停。
專訪舒行暢秘書長:鍛壓企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下面是中國鍛壓網記者牛香草對上海市鍛造協會秘書長舒行暢先生進行的專訪:
記者:舒秘書長,您好!您如何看待我國鍛壓行業這幾年的發展?我國鍛壓行業目前的設備、
工藝等技術水平如何?
舒行暢:應該說這幾年中國的鍛造行業發展是很快的,但高端的設備技術還沒有跟上國際水平。
真正有規劃的企業還不多,鍛造行業由于目前的形勢,進一步調整重組。
記者:您剛在提到我們行業高端設備的技術還沒有跟上國際水平,那針對我們行業的現狀,同
國外相比,都有哪些明顯差距?
舒行暢:在我國鍛壓行業中,熱鍛業與國際接近,但在冷鍛、溫鍛、粉未鍛造、半固態鍛造等
還有很大的差距。
記者:金融危機迅速蔓延,已經開始影響中國國內經濟,據我們所知,很多前沿高科技行業已
經出現了許多公司破產、倒閉的現象,您是如何看待金融危機對我們鍛壓行業的影響?
舒行暢: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肯定會對鍛造行業有巨大的影響,但也是對我國鍛造行業的一次“洗
牌”,上次美國鍛造協會來我國訪問,就了解到整個北美三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的鍛造企業也只有400個左右,而我國鍛壓企業有上萬個。所以出現破產、倒閉,也是新的重組的開始。
記者:我們行業企業避免不了如此情況,那我國政府出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十項措施,
對行業有何幫助?您認為未來幾年鍛壓行業的發展會如何?
舒行暢:國家出臺了4萬億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計劃對有實力的企業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未
來幾年鍛造行業應該向高端、技術先進的大規模企業方面發展。鍛造行業在我們這個制造大國里還是在有所為的。
記者:面對金融危機,鍛壓企業應該如何面對?如何發展?請您給提些建議。
舒行暢:我建議企業,在這金融危機中首先樹立自己的信心,冷靜地來分析研究自己的企業現
狀進行整改。其次對自己的企業進行一次全面的整頓,如對人員的培訓、設備維修、物資
的清理、技術的改進、資金上的回收等,為下一次企業發展作好準備。
專訪周大榕秘書長:鍛壓企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下面是中國鍛壓網記者對無錫鍛壓協會秘書長周大榕進行的專訪:
周秘書長敏銳的洞察與全面的分析,在2008年初就預測了本次危機。08年初,周秘書長對我們鍛壓行業技術、設備、人力和能源成本,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在無錫鍛壓協會2007年年會報告時就提醒企業,我們鍛壓行業07年以前是發展期,08年將是最難熬的一年。為企業敲響了警鐘!
記者:周秘書長,您好!您如何看待我國鍛壓行業這幾年的發展?我國鍛壓行業目前的設備、
工藝等技術水平如何?
周大榕:從1997年到2005年, 由于國家政策的好轉,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等,鍛壓行業每年增
長率在20%以上。鍛壓設備有了很大改進, 如自由鍛錘發展為液汽錘、電液錘。作為無錫鍛壓協會秘書長,根據我的了解,在無錫區域,現擁有6000噸水壓機、4000噸油壓機,設備檔次提高了,使產品的質量和種類都有所提高。鍛后熱處理水平也提高了,因為鍛后熱處理關系到鍛件的內部質量,由以前的一次處理到現在的二次處理,鍛件的質量得到了更高的保證。鍛件的檢測,如物理、化學實驗設備,材料化學成分檢測、金相檢測等都得以相應的普及。安全環保方面,無錫鍛壓企業很重視,這關系到人身安全,是逢會必談的。
記者:您剛才提到了我們鍛壓行業諸多方面的改進與提高,那我國同國外相比,都有哪些明顯差距?
周大榕:如我剛才所說,我國鍛壓行業目前的設備、工藝等技術水平都有了明顯提高。要與國
際來相比,從參加9月份的美國第19屆國際鍛造會議與11月份西班牙的第17屆國際自由鍛會議的情況來看,我國鍛造設備、檢測設備等和國外差距不大,但在熱處理方面我們還比不上別人。在熱處理方面我們應繼續加強和提高。
記者:金融危機迅速蔓延,已經開始影響中國國內經濟,據我們所知,很多前沿高科技行業已
經出現了許多公司破產、倒閉的現象,您是如何看待金融危機對我們鍛壓行業的影響?
周大榕:由于金融危機的發生,鍛壓行業各方面均受到不同影響,實際上從06年危機初現端倪,
一些客戶就開始“非理性打壓”。這主要是因為小企業打價格戰,再加上新勞動法的實施,
勞動成本增加,都增大了企業的壓力。技術成本、節能成本等的上漲,都吞掉了企業的利
潤。致使04到08年出現如此情況:企業規模是擴大了,但利潤卻降低了。目前已經零星
有企業停產兩三天、十來天,甚至有半個月的。這段時間企業訂單明顯減少。在這方面表
現的問題有:交貨期的推遲,有的根不來取貨;對于新訂單,客戶的要求變得更多了。為
了應對危機,各企業不同程度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記者:危機對企業帶來如此多的影響,想必都采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您對企業裁員怎么看待?周大榕:面對危機,國內很多企業都多少進行了裁員,但我所了解到無錫這邊的企業目前還無
裁員情況。裁員是手段,但不到萬不得已企業是不會這樣做的。輕易裁員是不得人心的做
法,如果企業情況好轉恢復再生產,又要再找人就很難了。最關鍵的是人心散了對企業以
后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記者:應對危機我國政府出臺4萬億人民幣經濟刺激計劃的十項措施,您認為對我們鍛壓行業
是否有所幫助,未來幾年鍛壓行業的發展會如何?
周大榕:我認為,國家出臺的經濟刺激計劃如民生工程對中小企業意義不是很大。不過我們要
抱有樂觀的態度,如果政府一些政策落實,我們行業企業復蘇無需太長時間。對于危機,
現在很難估計,好的話明年夏天就會好轉。但如果危機加深,對我們鍛壓行業來說,情況
變得更糟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可能的。
記者:面對金融危機,鍛壓企業應該如何面對?如何發展?請您給提些建議。
周大榕:面對危機,企業要做的很多,各方面都要不同程度的給予關注。我建議企業在這段時
間里應加強以下工作:內部管理的調整;新市場的開發;產品檔次的提高;員工素質及技
術的培訓。
專訪袁貞友秘書長:鍛壓企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下面是中國鍛壓網記者對重慶鍛壓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袁貞友先生進行的專訪: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經濟危機既給我們帶來了挑戰,更給我們帶來發展的機會。
記者:袁秘書長,您好!您如何看待我國鍛壓行業這幾年的發展?我國鍛壓行業目前的設備、
工藝等技術水平如何?同國外相比,都有哪些明顯差距?
袁貞友:近幾年,我國鍛壓行業在技術和產能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卻呈現出大自由鍛產
能過剩,中小模鍛傳統工藝產能過剩,缺“溫”少“冷”的狀態。我國鍛壓行業目前的設備可以說種類繁多。但仍以鍛錘、摩擦壓刀機打主力,大型自由鍛設備水壓機占80%以
上。從節能環保方面來說,我們的主流設備是比較落后的。由于技術創新開展的不好,主
流設備落后,計算機應用不普遍,技工培訓沒有跟上,導致目前我們的工藝水平在國際水
平上,還處于中上等,與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記者:金融危機迅速蔓延,已經開始影響中國國內經濟,據我們所知,很多前沿高科技行業已
經出現了許多公司破產、倒閉的現象,您是如何看待金融危機對我們鍛壓行業的影響?
袁貞友: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已經演變成全球經濟危機,對我國產生了
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汽車、摩托車、普通機床、通機等方面的行業影響更深。鍛壓行業
作為基礎工藝性行業,為這些主機行業提供主要配套產品,同樣受到了極為嚴重的影響。
產能過剩的企業可能面臨破產、倒閉的危險。據我了解,目前已有近50%的企業定單下滑
達50%以上。
記者:目前行業面臨如此情況,那請您結合政府出臺4萬億人民幣經濟刺激計劃的十項措施,
談談未來幾年鍛壓行業的發展會如何?
袁貞友:由于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拉動內需的強力政策、措施。我認為我們鍛壓行業最早可能
在2009年三季度開始復蘇,未來幾年鍛壓行業有可能在工藝技術方面出現一次革新和進
步。因為在危機中將迫使老板們去冷靜思考, 去開拓新市場,去調整產品結構,去謀劃企
業的出路、發展。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經濟危機既給我們帶來了挑戰,更給我們帶來發
展的機會。
記者:面對金融危機,鍛壓企業應該如何面對?如何發展?請您給提些建議。
袁貞友:我認為面對金融危機,我們鍛壓企業,一定要堅定信心,要堅強、堅韌,特別是企業
法人代表,要起到表率作用。同時要分析企業在危機中出現問題的成因,針對性的策劃解
決措施并分析抓緊落實。如:組織員工進行培訓;定好項目進行技術改造;選擇優勢產品
發展深加工,做整機零部件;實施節能、降耗、節材等措施,降低產品生產成本,著實提
高企業的競爭力;認真關注、學習、研究國家各級政府部門出臺的政策、措施,為我所用。
專訪張長龍總經理:鍛壓企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下面是中國鍛壓網記者對海安百協鍛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長龍先生進行的專訪
戰略思維、理性投資是企業永葆青春的必要條件,寒冬來臨,春天還會遠嗎?
記者:張總,您好!請您結合貴企業的發展,談談對這幾年鍛壓行業發展的看法?
張長龍:我認為對于我們鍛壓行業,首先,發展的理念需要更新。我公司是專業生產程控鍛錘
的制造廠家,其客戶30%為外資企業,40%為民營企業,10%為國有企業。從我們的客戶
構成來看,外資企業的發展理念較新,國有企業依然很傳統。其次,行業的發展需要理性。
過去一輪的經濟增長是粗放型經濟增長,很大部分是靠規模擴張帶來的,新一輪的經濟增
長一定是一個依靠技術進步,充分考慮社會資源協調利用的理性經濟。再次,行業發展需
加大引導力度,特別需要加強先進生產方式的示范推廣。中國未來鍛造行業的發展,應該
借鑒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大力發展先進的自動化裝備,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
記者:張總對行業的認識很透徹,那請您談談對貴公司所在行業領域整體上設備、工藝等技術
水平的看法,同國外還有哪些明顯差距?
張長龍:先由我們公司來看,目前我公司程控鍛錘已做到125KJ,我們的客戶已經遍及全國,出
口俄羅斯、法國、敘利亞、越南、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程控鍛錘門類齊全,如程控全液壓
模鍛錘,綜合運用在線傳感、數字顯示、智能監測等現代控制技術,實現打擊能量打擊步
序的自動控制、故障的自動診斷顯示。從技術性能、可靠性、精度與國外同類設備已十分
相近。但自動化輔助設備研發成型設備的大型化、設備與工藝成套化是我們今后要努力的
方向。
記者:我們行業還要不斷的努力,去迎接各種挑戰。此次金融危機的蔓延,給各行業都帶來的
或多或少的影響,請您談談金融危機對貴公司所在行業領域的影響?以及對本省及周邊企
業的影響?
張長龍:此次金融危機總的來說機遇大于挑戰。主要原因:(1)世界范圍內產業結構的轉移;(2)
產業結構的升級,產品升級對新型設備的需求;(3)此時是鍛造企業對傳統設備改造升級
最好的機會。金融危機帶來了材料價格回落,百協為制造中國人買得起、用得好的先進設
備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國產鍛錘在業內的影響愈來愈大,市場份額愈來愈大,我們完全有
理由相信,在新一輪經濟增長中,中國鍛造行業能夠在現代化鍛造成型設備及自動化生產
線方面取得理想的成果,成功度過此次金融危機。
記者:最后請結合您的經驗為整個行業的企業支支招?
張長龍:面對危機,我認為我們業內企業應抓緊以下幾點:
1、抓住機會,實施產品,產業及結構調整與升級;
2、避免簡單低水平的重復建設;
3、機遇永遠屬于有準備的人,戰略決定成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變傳統投資理念。比如:我國傳統鍛錘的改造不僅僅提倡節能改造,而且應該實施數控化改造。應該從節能、高效、高可靠性、高精度、符合環保等方面綜合考慮。
專訪劉福海董事長:鍛壓企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下面是中國鍛壓網記者對安陽鍛壓機械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福海先生進行的專訪。
記者:劉總,您好!請結合貴企業的發展,談談對這幾年鍛壓行業發展的看法?
劉福海:近幾年來,鍛壓行業進入了一個快速成長時期,無論是企業規模還是產品結構產業升
級,發展速度都是相當快的。就我公司而言,企業產值由2002年的1200萬元增長到2008
年的2.8億元,6年增長了20多倍,產品結構由原來的單一空氣錘系列發展到目前空氣錘、
電液錘、數控錘、大型液壓機、電液動力頭、操作機、裝取料機、壓塊機等12種產品80
余種規格,實現了鍛造設備成套化,企業效益連續幾年保持國內鍛壓行業首位。就下步行
業的發展,我認為,應由目前的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經濟轉移,由粗加工向精細高端方向
延伸,由單一設備向大型化、成套化、數控化、自動化方向發展。
記者:劉總談了諸多對行業的看法,那再請您談談對貴公司所在行業領域(鍛壓設備、鍛件)
整體上設備、工藝等技術水平的看法,同國外還有哪些明顯差距?
劉福海:我公司研發的全液壓數控模鍛錘技術和工藝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替代進口,生產
精密模鍛件,提高國內精鍛設備裝備水平,并且打破了國內鍛錘行業不能自動化聯線生產
的歷史。數控錘的成功開發,為我國模鍛行業向高效、高精密、自動化方面發展打下了好
的基礎,榮獲了科技成果獎,并榮獲國家四項專利,得到國內專家的高度評價。目前數控
錘已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的裝備制造項目。下一步我們將在產品規格上進一步延伸,今年完
成從16kJ到160kJ各種規格。同時形成各種鍛造設備自動化生產線,實現數控操作也是
我們努力的方向。
記者:我們行業還要不斷的努力,去迎接各種挑戰。此次金融危機的蔓延,給各行業都帶來的
或多或少的影響,請您談談金融危機對貴公司所在行業領域的影響?以及對本省及周邊企
業的影響?
劉福海:隨著金融危機的逐步加劇,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越來越明顯。表現在企業訂單減少,
生產任務不足。有的企業甚至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雖然各個企業不同程度受到了危機的影響,但危機中蘊含著機遇,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我們要利用國家支持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苦練內功,強化管理,加大研發力度,提高員工素質和產品質量,我堅信,鍛壓行業將迎來又一個發展的春天。
記者:劉總對我們行業信心百倍,最后請結合您的經驗為整個行業的企業支支招?
劉福海:為實現企業長久發展,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
1、以科技創新為主線,不斷開發市場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從行業發展前沿的高度搞好研
發,始終做到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
2、產品向大型、精密、成套、數控、自動化方向發展,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抓好傳統
鍛造設備的數控、節能、自動化改造;
3、認真研究國家對行業的鼓勵支持政策,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12月28日
中鋼邢機8000噸自由鍛油壓機投產
我國最大的軋輥制造企業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的8000噸自由鍛油壓機順利通過熱負荷試車。
8000噸自由鍛油壓機建設項目是中鋼邢機三大技改工程鍛造冷軋輥生產線擴建項目的重點工程,也是中鋼邢機“十一五”期間一次性投資最大的技改工程。該壓機投產后使公司裝備水平走向世界同行業前列,為生產高新軋輥產品拓寬范圍,向世界軋輥行業第一強企業邁進一大步。
8000噸自由鍛油壓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雙方柱結構,配40噸/80噸-米全液壓有軌鍛造操作機,能一次鐓粗最大鋼錠重90噸,年生產大鍛件約7萬噸。
12月29日
●中國機械中等專業學校將舉辦首屆“校企雙選會”
中國機械中等專業學校邀請15家江蘇、山東等省的優秀大型鍛造企業參加首屆“校企雙選會”。
“校企雙選會”主要是為學生和企業搭建一個有效溝通和選擇的平臺。此次雙選會將由企業親自與學生對話,學生也會在了解企業概況之后選擇希望實習的地點。會后將簽署《用工意向書》。通過這種途徑,幫助企業解決“找人難,找專業的人更難”的問題。
企業人才培養是長遠和長期的工作,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專業素質提升從一線開始”對于企業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中國機械中等專業學校將從根本出發,致力為中國的鍛造企業培養專業的一線技術工人,不僅從專業技能上,更多的是人的綜合素質的提升。
同時,此次“校企雙選會”結束后,中國鍛壓協會副秘書長兼學校校長韓木林將參加次日舉行的教師述職會和師生元旦聯歡會。
中國鍛壓協會將繼續跟進“校企雙選會”的后續報道。
12月30日
●二重聯手兩企業組建重型鍛件公司
第二重型機械集團與劍南春集團、四川藍劍飲品集團正式簽署投資合作協議,三方出資組
建中型鍛件有限公司,將聯手打造重裝產業優勢。三家企業的負責人出席了投資協議簽字儀式。
據介紹,三方出資組建的合資公司總投資約8億元,是以風力發電機主軸、水電電機軸、軋鋼機工作輥,以及生產核電、重型石化、煤化工所用的重型壓力容器的鍛造筒節為產品,以6000噸快鍛機、環形筒節軋機項目為依托組建的。其建成投產,將增加我國的大型鍛件產量,緩解我國大型鍛件緊缺和大型壓力容器所用筒節依賴進口的壓力,對我國核電、石油、煤化工等行業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新公司的建成投產,也將促進我國風力發電機的國產化和發展。
●2008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接近1.7億輛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到2008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16988.7744萬輛,其中私人機動車12934.8249萬輛,占機動車總量76.14%。在全國機動車保有量中,汽車為6467.2053萬輛,其中私人汽車4173.3867萬輛,占汽車總量 64.53 %。摩托車8953.7775萬輛,其中私人摩托車8732.2818萬輛,占摩托車總量97.53%。掛車101.4380萬輛、上道路行駛的拖拉機1464.2694萬輛、其他機動車2.0842。
全國機動車駕駛人18066.0736萬人,其中汽車駕駛人12209.2132萬人,占67.58 %。
2008年12月報道 日期不詳
●世界規模最大模鍛壓機項目開工建設
由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8萬噸模鍛壓機項目順利通過了技術評審,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這是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二重是我國大型模鍛件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有著30多年的材料研究和生產經驗。這次投資建設的8萬噸模鍛壓機超過了俄羅斯7.5萬噸模鍛壓機,成為目前世界上壓力最大的模鍛壓機。該壓機主要用于鋁合金、鈦合金、高溫合金、粉末冶金等難變形材料進行熱模鍛和等溫超塑性成形,為航空、航天、船舶、核電、石油化工等多個重點領域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壽命長的大型模鍛件。
今年7月由12位院士、專家組成的項目評審組對8萬噸模鍛壓機技術設計和工藝技術方案進行了評審,與會專家一致認為,8萬噸模鍛壓機設備技術設計合理、可靠,達到項目的技術設計要求和深度,項目順利通過了評審。
工信部表示,目前,8萬噸模鍛壓機本體先行件圖紙已全部完成,壓機的主體制造已經全面展開。該項目建成后,將改變我國大型模鍛件依賴于進口的現狀,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重鍛造首支國產5米軋機支承輥鍛件
一支直徑2390毫米、輥身長5500毫米、總長11740毫米、重285噸的超大型支承輥鍛件在二重鍛造廠水壓機車間鍛制成功,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支承輥,也是首支國產5米中厚板軋機支承輥。
5米軋機使用的支承輥因其輥身長、直徑大、制造難度極大,以前國內所需5米軋機用支承輥均從國外進口。為了改變超大型支承輥長期依賴進口受制于人的局面,二重在160MN水壓機投入試生產后,便加緊超大型支承輥的研發生產。經過前期技術準備,今年10月10日,二重開始投料冶煉用于鍛制5米軋機支承輥的鋼錠,該鋼錠重450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真空鋼錠,并一次性冶煉澆注成功,為超大型支承輥的鍛制走出了第一步。
450噸大鋼錠進入水壓機車間后,由于首次鍛制這種超大型支承輥,中國二重的相關技術人員跟班到現場,觀察生產的每個環節,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技術難題,為生產出高質量的超大型支承輥提供了技術保障。在所有參戰人員的努力下,經過多火次的鍛造,首支超大型支承輥在160MN水壓機鍛制成功,填補了國內生產5米軋機支承輥的空白。
●馬鋼8000噸自由鍛油壓機助推馬鞍山大鍛件制造業
在馬鞍山市天門大道中段,兩年前還是馬鋼報廢煤氣柜的舊址,如今馬鋼重機公司大型鍛造生產線已拔地而起,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高達近10層樓的廠房內,大鍛造的核心設備8000噸油壓機已巍然聳立,4座加熱爐、6臺退火爐和1座深12米井式爐沿著8000噸油壓機依次排列,馬鋼重機公司和馬鋼機電分公司的建設隊伍,正加快液壓管道排線和設備調試,向明年1月實現熱負荷試生產目標發起沖刺。
大型鍛件的生產加工能力是展現重型設備制造企業實力的重要標志,特別是隨著我國冶金、水電和船舶制造行業的發展,大型和超大型的冶金軋輥、水電、熱電轉子的主軸和大型艦船的主傳動軸需求量不斷增長。馬鋼決策層早在2005年就審時度勢,從加快發展的戰略高度,果斷決定在充分利用、發揮好馬鋼重型設備制造和加工能力的基礎上,加快上馬大鍛件項目,這一方面是滿足馬鋼自身軋鋼生產線對大型支承輥的需求,更是為馬鋼非鋼產業參與國內外大型設備制造市場提升競爭力和企業實力。
2007年4月17日,馬鋼正式批準了總投資概算為2.9億元人民幣的大型鍛鋼工程項目,并于同年10月1日舉行開工儀式。其工程核心項目8000噸油壓機由太原重型集團公司總承制,而大型操作機則由德國BBS公司引進。
今年11月28日,當來到馬鋼大鍛造工程現場時,巨大的廠房已披上新裝,廠房內兩臺大型行車已安裝就緒,馬鋼重機公司和馬鋼機電分公司的設備安裝隊伍正在緊張而忙碌地進行設備調試和油壓管道布線。首次帶隊參與設備安裝的馬鋼重機公司中心加工廠技術副廠長金俞軍指著高16米的8000噸油壓機自豪地說:“雖然大型油壓機是由太重主承制,但油壓機主要機架構件的兩個大型立柱和上、中、下橫梁以及移動工作平臺、快速換砧裝置都是由馬鋼自行制造和安裝的”。自今年9月初,馬鋼建設路橋公司和馬鋼鋼構分公司完成土建和廠房建設后,9月16日重機公司的安裝隊伍立即進入現場,這支精兵強將組成的隊伍被譽為“十三好漢”,在關鍵項目8000噸油壓機立柱的安裝中,克服重重困難,將兩個由馬鋼自行制造的各重180噸、高16米的立柱裝配精度分毫不差。在現場正待安裝的重達1噸多的油壓分配閥前,馬鋼勞模金劍正配合太重的工程師細心地檢查每一個油孔。他介紹說,油壓分配閥是8000噸油壓機的心臟,來不得半點馬虎,在檢測完成后,我們就要吊裝到油壓機的頂部。就在8000噸油壓機基座下的地下室內,馬鋼機電分公司的參戰隊伍也在夜以繼日地加快油壓管道線路的裝配進度,盡快讓8000噸油壓機動起來。
據馬鋼大鍛造重點項目辦現場負責人劉鳴岐介紹,大鍛造建設工程自開工以來,各參戰單位密切合作,嚴格按照工程節點協調推進,到11月底工程已經進入尾聲,目標是力爭在2009年1月18日投入熱負荷試生產。而正式投產后,馬鋼將具備年產大型鍛件毛坯3.5萬噸的能力,不僅能滿足馬鋼自身生產制造支承輥的需求,而且有能力支持我國冶金、電力和船舶工業的建設,同時也進一步帶動我市作為全省冶金裝備制造業基地的快速發展。
●世界最大8萬噸模鍛油壓機在二重開工建設
據《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第一期 2008年12月5日報道。
日前,由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8萬噸模鍛油壓機項目順利通過了技術評審,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這是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取得的重大成果。
二重是我國大型模鍛件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有著30多年的材料研究和生產經驗。這次投資建設的8萬噸模鍛壓機超過俄羅斯7.5萬噸模鍛壓機,成為目前世界上壓力最大的模鍛壓機。該壓機主要用于鋁合金、鈦合金、高溫合金、粉末冶金等難變形材料進行熱模鍛和等溫超塑性成形,為航空、航天、船舶、核電、石油化工等多個重點領域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壽命長的大型模鍛件。
2007年11月,8萬噸模鍛壓機立項后,二重采取“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研發方式,聯合機械科學研究院、中南大學、清華大學等多家單位共同研發,整合優勢資源,形成科研合力,在短時間內突破了一系列的技術難題。為了滿足8萬噸模鍛壓機設計制造使用的緊迫需求,二重各項目組以國家任務為己任,克服特大地震災害帶來的重重困難,加班加點,按期完成了8萬噸模鍛壓機技術設計及工藝技術方案,并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由12位院士、專家組成的項目評審組對8萬噸模鍛油壓機技術設計和工藝技術方案進行了評審,與會專家一致認為,8萬噸模鍛油壓機技術設計合理、可靠,達到了項目的技術設計要求和深度,并順利通過評審。 目前,8萬噸模鍛油壓機本體先行件圖紙已全部完成,壓機的主體制造已經全面展開。該項目建成后,將改變我國大型模鍛件依賴于進口的現狀,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