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
中鋼邢機目標直指世界軋輥一流強企
據《中國工業報》2007年5月7日報道。
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簡稱中鋼邢機)開始以國際化視野和全球競爭觀念,向世界軋輥行業第一強企的目標穩步邁進。據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中鋼邢機已擁有可排產合同量27億元;今年該公司確定的主營業務銷售收入目標為23億元,已達到世界排名第一的軋輥聯合企業的產能規模。
中國是鋼鐵大國而非強國,在主要服務于鋼鐵發展的軋輥行業,同樣也面臨著這一困惑,中國雖有300多家軋輥企業,但多數發展水平較低,一些高端產品仍需大量進口。作為軋輥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全國惟一的軋輥研究所,憑借雄厚的科研實力,曾先后研發出100多種替代進口的新產品,使企業抓住了鋼鐵工業持續高速發展、高端產品供不應求的市場機遇。
由于技術裝備無法滿足產品結構調整,產出能力較弱,“十一五”期間,中鋼邢機以“高起點、高速度、高質量,快速形成綜合配套生產能力”為要求,投資23億元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大產能、提升技術實力、提高企業檔次的技術改造。去年下半年以來,中鋼邢機投入13億元實施了三大技改綜合配套工程項目,提高了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程度是軋輥的產品質量、技術檔次、使用效果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主導產品離心復合軋輥的年產出能力達到6萬噸以上,鍛鋼冷軋輥達到2.5萬噸以上,既能滿足國內現代化冷軋機軋制高精度、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冷軋板的需求,又可滿足國內現代化熱連機的使用需求;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級重點工程實驗室的建成,將在全球范圍內吸引更多的軋輥研發高端,使中鋼邢機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能力得到根本性提高,新產品研發速度呈現遞進發展的態勢,為打造世界軋輥行業第一強企奠定了裝備技術的根基。
5月15日
韶關博盛精密鍛造做大做強精密鍛造業
《中國鍛壓網》報道,5月15日上午,投資近1000萬元的韶關市博盛精密鍛造有限公司在乳源富源工業園區舉行開業典禮。該公司董事長陳建榮在奠基儀式上表示,公司先期投資數百萬引進先進的摩擦壓力機鍛造生產線及模具加工檢測設備,極力打造各類廣泛應用于汽車、摩托車、火車等領域的精密鍛件,使之成為韶關乃至整個廣東的精密鍛件產業基地,盡全力為乳源的經濟建設添磚加瓦。
目前,博盛精密鍛造有限公司的5種產品已順利通過美國伊頓公司的認可,按當前的產能計算,預計今年公司能向這家美國企業出口精密鍛件70萬件。參加典禮的各級領導還參觀了博盛精密鍛造有限公司的機加、鍛造車間生產線。由一線工人掌控的數臺精密鍛造生產線,將成噸的鋼材鍛壓成各種規格的精密鍛件,讓人目不暇接,整潔有序、安全高效的生產作業管理和現場環境,顯示了該公司的雄厚實力和勃勃生機。
5月25日
●趕超世界先進技術開拓鍛造工業未來-----記百協程控鍛錘科技成果鑒定會及技術
交流會
《中國鍛壓網》報道,2007年5月25日,海安縣百協鍛錘有限公司“CHK50程控全液壓模鍛錘”和 “CDK100程控液壓對擊錘”兩項科技成果通過國家級專家鑒定。中國鍛壓協會原秘書長蔡墉、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何永標、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員王以華、東風集團鍛造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趙一平等8位鍛造行業知名專家一致認為:兩項科技成果均為國內首創,達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CHK50程控全液壓模鍛錘”和 “CDK100程控液壓對擊錘”研制成功,是中國鍛造行業具有高效、節能、環保特點的新型數控鍛造設備。兩種鍛錘均采用現代化的程序控制技術、在線傳感顯示技術及人機界面,實現故障的自動診斷顯示、實現打擊能量精確控制及程序化打擊控制;采用U型整體機架及可調整的放射形寬導軌結構,實現鍛錘的高精度、高可靠運行;采用高度集成的錐閥式液壓動力控制技術,實現鍛錘的高頻次連續鍛造;采用德國隔而固液壓阻尼隔振技術,實現全液壓模鍛錘的隔振;采用液壓聯動技術,實現錘頭與機架等能量不等速懸空對擊,徹底避免液壓對擊錘對基礎的沖擊震動。兩項產品的成功研制必將促進我國鍛造技術與裝備的發展與升級,推動民族鍛造工業精密化、專業化、現代化發展。
5月26日
海安百協于近期召開程控液壓模鍛錘現場演示暨技術交流會
5月26日,來自全國三十多家鍛造企業近百人現場觀摩了CHK31.5、CHK50、CDK100三種程控鍛錘的演示,并與鍛造行業專家、同行客戶進行了技術交流,反響強烈,會上日資新金田工具有限公司與百協公司當場簽訂一臺CHK16程控全液壓模鍛錘合同。
海安百協程控鍛錘采用多項專利技術, 以高效、節能、環保為目的,以國際先進水平為目標,綜合運用在線傳感、數字顯示、智能監控等現代電子技術,實現打擊能量、打擊步序的自動控制及故障自動診斷顯示;以高度集成的錐閥控制技術,實現模鍛錘高性能、高可靠的液壓動力驅動;采用整體U形鑄鋼砧座床身及方便調整的放射形寬導軌結構,實現打擊系統高可靠運行;采用世界先進的隔振技術實現鍛錘的直接隔振。秉承“趕超世界先進技術、開拓中國鍛造業未來”的企業宗旨,海安百協鍛錘有限公司定于5月26日,在江蘇海安召開程控全液壓模鍛錘、程控液壓對擊錘現場演示暨技術交流會, 有現場演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CHK-50KJ程控全液壓模鍛錘和CDK-100KJ程控液壓對擊錘, 同時海安百協的專業工程師將根據現場客戶的要求, 為大家提供現場解答。
海安縣百協鍛錘有限公司自2002年10月首臺程控全液壓模鍛錘通過國家級專家評審認定為“國內首創,國際先進水平”以來,百協全體員工協力奮進,不斷創新,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成功開發了包含程控全液壓模鍛錘、蒸空模鍛錘數控化改造、液壓自由鍛錘、程控液壓對擊錘在內的四個系列十多個規格產品。
2、海安百協被列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百協程控鍛錘被國家科技部、商務部、質監總局、環保總局列為2005年國家級重點新產品。
3、河北歐亞鍛造有限公司第五次訂購的CHK-31.5KJ百協程控全液壓模鍛錘,于2007年3月順利安裝投產,程控鍛錘的應用給該公司精密模鍛件的規模化生產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產品訂單源源不斷, 其中80%鍛件出口到美國、加拿大和西歐。
4、臺灣柏緯鐵工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水暖器材制造商,新增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擴建三條精密模鍛生產線,全部采用百協程控鍛錘,第一條以CHK-31.5程控全液壓模鍛錘為中心的精密鍛造生產線已于2005年順利投產,2006年10月又從百協增購CHK-50和CDK-100KJ兩臺程控模鍛錘。
5、美國獨資企業美利龍餐櫥具(蘇州)有限公司,于2005年1月首次將百協程控模鍛錘作為核心設備成功應用于兩條自動化精密鍛造生產線,至目前已順利經過近兩年的考驗。兩條生產線包含加熱、軋制、模鍛及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除百協鍛錘外,其它設備均為進口設備。
6、2006年11月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鍛造會議期間, 瑞安南方鍛件公司和上海長特鍛件公司分別與百協公司簽定CHK-31.5型程控全液壓模鍛錘供貨合同。2007年3月南方鍛件公司再次訂購兩臺百協CHK型程控鍛錘。
7、為南汽鍛造公司、北車集團、張家口煤機集團等用戶的1~3.15噸蒸空模鍛錘成功地進行數控化改造,使老設備煥發了青春。
8、2006年12月,河北南宮精強連桿公司從百協訂購了CHK-31.5KJ全液壓模鍛錘。在此之前,該公司從德國購買同種類型的液壓錘。
9、2006年09月,百協CHK-31.5KJ程控全液壓模鍛錘于福州金鍛(臺資企業)安裝投產,半年內錘擊次數達180萬次,2007年將繼續增購兩臺百協程控鍛錘。
10、2006年日本、韓國、俄羅斯、緬甸、菲律賓、印度、保加利亞、越南等國外客商相繼前來公司考察。百協程控鍛錘將于2007年10月出口俄羅斯、韓國。
11、到目前止,已簽定程控全液壓模鍛錘整機合同近40臺。
5月29日
大型鍛壓成為四川制造業重點
從2007年5月29日召開四川省先進制造業發展工作會議中得息,四川省將在未來形成核電重大裝備、8萬噸大型模鍛壓機兩大戰略產品的產能規模,實現年銷售額達200多億元人民幣的目標。
其中,8萬噸大型模鍛壓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鍛壓機,對中國當前大力發展大飛機和大型發電設備等具有重要意義。四川省建設一臺具有當代國際領先水平的大型模鍛壓機,將帶動裝備制造業及材料等相關產業的升級,到2010年后,產值預計可達10億至20億元人民幣。
按照規劃,2010年后四川省先進制造業將實現工業增加值700億元人民幣,占當年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2%以上,年均增幅超過20%,并計劃形成五家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企業。
2007年5月報道 日期不詳
●太原重工承擔山東聊城中鋼聯金屬制造有限公司Ф325管軋機組工程建設項目
山東聊城中鋼聯金屬制造有限公司Ф325管軋機組項目中的全部機械、液壓潤滑、電氣控制、自動化全套設備,均由太原重工承擔設計制造。
●徐州羅特艾德環鍛正式投產
德國羅特艾德有限公司斥資1500萬美元建設的徐州羅特艾德環鍛有限公司,于2007年5月上旬在徐州經濟開發區正式投產。
德國羅特艾德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回轉支承制造商,為了保證羅特艾德在中國、日本和印度的回轉支承工廠對環鍛件的需求,決定獨資在徐州建立一家環鍛件生產公司,其產品主要用于風電、CT掃描儀、起重機以及各種工程機械等領域。
●“十一五”力鍛船舶“中國心”
《中國鍛壓網》報道。“十一五”期間,我國將著力鍛造大型船舶的“中國心”。在科技部近日發布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大型鍛件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研制項目中,大型船用曲軸鍛件制造技術研究課題入選。為解決我國重大裝備制造中一批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問題,實現重大裝備及其成套技術的自主研發,科技部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設立了大型鑄鍛件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研制項目,大型船用曲軸鍛件制造技術研究是其中的重點課題之一。其目的是要通過開展大型船用曲軸鍛件制造技術研究,掌握制造技術,形成批量生產能力,滿足大型船用柴油機的使用要求。大型船用曲軸被譽為大型船舶“心臟的心臟”,但中國船舶工業幾十年來卻一直缺少這可“中國心”。由于大型船用曲軸技術被國外公司壟斷,國內造船企業及船舶配套企業一直處于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統計資料顯示,1978~1997年期間,中國在進口大型船用曲軸上花費高達9000多萬美元。而近年來,由于大型曲軸價格持續上漲,以及中國造船業對大型曲軸的需求量的增加,每進口大型曲軸的費用更是不菲。業內人士表示,大型船舶曲軸鍛件制造技術對提高我國大型船舶的建造能力和水平,保證船舶工業高速、健康發展將起到關鍵作用,同時對于提高我國造船業的競爭力,推動我國成為世界造船強國也有重要意義。據悉,大型船用曲軸鍛件制造技術研究課題的承擔單位是上海重型機器廠有限公司及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南車資陽公司船用曲軸首次出口歐洲
《中國鍛壓網》報道。日前,中國南車集團資陽機車有限公司向德國MAN公司提供的首批中速船用曲軸,順利經過歐洲權威機構檢驗, 并在MAN公司中速發動機總部裝機使用。此舉開創了中國船用曲軸出口歐洲的先河。德國MAN公司是享譽世界百年的經典發動機制造商, 世界上第一臺柴油發動機于1897年就誕生于該公司, 現已成為世界領先的船舶、鐵路柴油發動機供應商。
2005年年底, 德國MAN公司全球采購5L28/32、6L28/32等四種型號曲軸。2006年4月,資陽公司以良好的性價比和過硬的質量保證, 與該公司簽訂了兩種型號共計24支船用曲軸購銷合同。資陽公司抓住這一在國際市場上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機遇, 從鍛壓、熱處理、精加工到檢測均采取最嚴格的控制措施。德國MAN公司先后5次委托專家到生產現場監督質量, 均表示滿意。2007年4月, 首批10支曲軸在德國MAN公司下屬的丹麥中速發動機總部通過嚴格檢測,并正式裝機。德國MAN公司在回函中對曲軸質量給予肯定, 要求迅速發運第二批曲軸, 并且表達了進一步加強合作的意愿。目前, 美國卡特公司、美國GE公司、德國MAN公司、韓國現代重工集團、韓國STX公司等國際知名企業已將資陽公司作為戰略性合作伙伴。
●沈陽鐵西開發區 將成為大型鑄鍛件生產基地
隨著企業大規模搬遷改造,通過“東搬西建”,原鐵西的鑄造、鍛造、機加工、熱處理等車間,都要搬到沈陽鐵西開發區的鑄鍛工業園,集中建設占地1.5平方公里。現熱加工生產基地正在加緊施工,鑄鋼車間和鑄鐵車間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
園區將組建規模化的股份制公司,按照市場化模式運作,供水、供電、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統一建設,實現資源、設施共享,打造世界級的鑄鍛生產基地,建立為裝備制造產業提供配套服務的公共平臺。這個平臺不僅服務于遼沈當地企業,還要擴展到東北乃至東北亞地區,成為國內一流、最具影響力的大型鑄鍛件生產基地。
為此,沈重鑄鋼產業公司鍛壓分廠、熱處理分廠和沈礦鑄鋼車間、鍛壓車間成為一個共同體,沈陽鑄造廠、沈陽壓縮機鑄鐵分廠、沈陽水泵鑄鋼分廠成為又一個共同體。為使生產專業化、集約化,這兩大共同體又組成一個新的共同體---沈西鑄鍛工業有限公司。沈西鑄鍛工業有限公司立足于鞏固強化主導優勢產品,重點向高附加值、新技術產品方向延伸,生產火電、水電、風電、核電類大型鑄鍛件,重型燃汽機、石化、船用、泵用鑄鋼件,水輪機、汽輪機鑄鋼件,鼓風機等鑄鐵件和各種熱處理件等產品。整合后該廠區占地面積由45萬平方米縮減為37萬平方米,節省土地資金3982萬元,節省工程建設資金4500萬元。
正在建設中的大型鑄鍛件生產基地總投資17億元,工程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計劃2008年4月達產。一期工程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各種鑄鍛件產品12.5萬噸,產值12.5億元。其中,基地冶煉能力可由原來的每年7萬噸提升到10萬噸,最大鋼錠可達50噸,并實現鋼水全部精煉化。鑄鍛件產量將達到國內第一,年產量達2.5萬噸,最大鑄鐵件可達60噸。熱處理能力由1.5萬噸提高到2萬噸,繼續保持在大件熱處理方面的國內領先優勢。
如果一期工程是為了改變熱加工設備老化,工藝流程不合理、環保污染、效益低下等問題,則二期工程是向世界先進水平邁進,打造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大型鑄鍛件生產基地。對此,沈陽鑄鍛工業有限公司領導小組副組長劉林介紹,二期工程完成后,基地年冶煉能力將達15萬噸,最大鋼水澆注量從150噸提高到400噸;鑄件年產可達到6萬噸,最大鑄件從90噸提高到250噸,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標準;鍛件全部采用精煉或真空澆注鋼錠,其中,精密高檔航空鍛件和30萬千瓦以上發電機護環將填補國內空白,替代進口;年產鍛件由1.5萬噸可提高到4萬噸,最大淬火件可達100噸。在二期工程中,將要配置的3.5萬噸模鍛壓機和1萬噸護環壓機,由沈陽的企業自主設計制造,產品不僅填補國內空白,還將使沈陽大型鑄鍛件國產化水平躍升到一個新高度。
大型鑄鍛件制造是重大技術裝備制造的關鍵技術之一,其質量直接影響到成套裝備的整體水平和運行可靠性。隨著我國電力、石化和冶金工業及船舶制造業迅速發展,并改變大型鑄鍛件供不應求,大量從國外進口的局面。
●武漢鍛壓行業復蘇 老工業基地崛起
《中國鍛壓網》報道。日前,武漢鍛壓行業協會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 武漢鍛壓行業復蘇,企業過百家, 年鍛件總量約30萬噸, 去年年產值20億元。
武漢鍛壓行業協會負責人稱, 近年, 制造業從沿海向內地轉移, 助推我市鍛壓行業發展, 配套服務汽車、冶金、化工、船舶、電力、機床制造業。據了解, 近年武漢鍛壓行業國有大企業占骨干地位。 其中, 武漢重工鑄鍛有限公司位列中國工業企業500強, 去年產值逾12億元, 利稅逾億元。民營企業發展勢頭較好,武漢東風沖壓有限公司、武漢協和齒環有限公司、武漢喬治特種鋼廠等, 年產值均過億元。年產能過萬噸的聯漢軋輥鍛造公司興建新廠。武漢鍛壓業一批技術領先國內,如武漢重工鑄鍛公司的厚壁無縫鋼管擠壓技術、武漢協和齒環的復合鍛造技術, 均屬世界一流。 武漢鍛壓行業仍存在散、亂、差現象, 部分企業能耗高, 污染環境, 制約企業發展。武漢鍛壓行業協會負責人說, 解決這些問題, 除企業自身努力, 還在于政策限制與引導。上世紀80年代,作為老工業基地, 武漢鍛造業強盛, 企業過百家。后來, 2/3鍛壓企業經營及效益滑落, 最低谷一度不足3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