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西日報報道,山西呂梁市計劃在2013年前初步建成一個千萬噸級的鋼鐵基地。筆者2月13日從呂梁市政府研究室了解到,上述鋼鐵工業基地是屬于呂梁市“十二五”規劃的內容。預期到“十二五”末,全市鋼鐵生產能力可能達1500萬噸。
不過,目前看到,牽頭組建鋼鐵基地的兩家公司產能加起來才400萬噸,“組建這個基地勢必需要產能擴張,這顯然是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山西證券分析師劉俊清對筆者表示。
呂梁鋼鐵基地的組建首先將依托中陽鋼鐵與海威鋼鐵成立“呂梁鋼鐵集團”,2010年兩家公司的聯合重組已經完成。而后,以呂梁鋼鐵集團為平臺,通過兼并收購、股權置換等方式,逐步對區域內的其他鋼鐵企業、上下游等相關企業實施整合重組,形成一個產業鏈條完整的千萬噸級鋼鐵基地。
筆者了解到,呂梁市今年將完成呂梁鋼鐵集團公司的組建運作。2013年前,完成區內其他鋼鐵企業的整合,千萬噸級鋼鐵基地初步形成。
公開資料顯示,國企中陽鋼鐵目前具有年產360萬噸鐵、360萬噸鋼、360萬噸材的產業規模,而民企海威年生產能力僅為30萬噸。
劉俊清對此分析,呂梁如果要打造千萬噸級的鋼鐵基地勢必需要產能擴張,目前看來這顯然是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另外,2009年的國家鋼鐵產業規劃就指出了山西要以太鋼集團為牽頭企業整合省內鋼企。
“因為焦炭和鋼鐵都是屬于國家產能調控的重點對象,目前我們要打造的這個基地產能到底是多少還沒最后定下來。十二五規劃最終也需要人大會的通過。”呂梁市政府研究室人士說起鋼鐵基地的預期產能也非常謹慎。
劉俊清認為,除了其他鋼企以外,呂梁還要對區域內上下游企業實施整合重組,而太鋼呂梁鐵礦基地今年下半年可部分投產,呂梁鋼鐵基地如果處理與太鋼的競爭關系也是值得關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