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 合肥汽車鍛件廠汽車前軸精輥——整體模鍛生產線進行驗收,參加這次驗收活動的有安徽省機械廳廳長許金和、司法廳廳長戚幫漢、監獄管理局局長倪修明,合肥汽車鍛件廠廠長郭之祥,北京機電研究所所長海錦濤、副所長李社釗,中國鍛造協會秘書長蔡墉。郭之祥廠長、李社釗副所長在驗收報告上簽字。
該汽車前軸精輥——整體模鍛生產線目前生產引進日本五十鈴車前軸,前軸鍛件長1500mm、重46.5公斤,下料尺寸是Φ100×873mm、料重53.8Kg。設備組成及工序如下:
先在750KW、1000HZ中頻爐加熱(1230℃±10℃)→用輥鍛機械手夾料在Φ1000mm輥鍛機上進行四道次整體精密成形輥鍛在25MN摩擦壓力機上先整體彎曲,再整體模鍛成形→在10MN摩擦壓力機上切邊→用16MN摩擦壓力機整體校正→調質(淬火加熱爐功率480KW,回火加熱爐功率320KW)校正(用1000KN液壓機)→噴丸(懸掛式)→檢驗。
該前軸生產線總長72米,布置在18×78M=1404M2廠房中,每根前軸設計節拍為2分鐘(可調整為1分40秒),全年生產10萬根。鍛件成品一次交驗合格率為90%,綜合良品率為98%。由于無夾鉗料柄,材料利用率為85%。
該生產線中的中頻感應爐、Φ1000mm輥鍛機,輥鍛機械手、調質生產線均由北京機電研究所設計制造。摩擦壓力機由青島鍛壓機床廠生產。
按主要配套設備規格,Φ1000mm輥鍛件能軋制毛坯最大尺寸為160mm方鋼,輥鍛機械手能夾持最大毛坯尺寸為175mm方鋼,夾持工件最大重量為120Kg,以及所配摩擦壓力機能力,據介紹,可精輥——整體模鍛的最長前軸可達1800mm重78Kg。
該項目總投資約3000萬元,其中生產線投資為1300萬元。在總投資中尚包括3000KVA變電所和模具制造中心。
12月8日 蘭州鍛造協會根據中國鍛造協會關于對鍛造行業企業開展調查的要求,為模清蘭州地區鍛造企業的實際情況,經蘭州地區機械工業工藝專業化辦公室同意發出通知,決定對蘭州地區鍛造企業進行全面調查。
12月11日 《中國汽車報》報導,一汽職工大學和一汽車輪公司共同研制的LH-1型車輪合成焊接質量監測頭,微機測控系統,能夠準確地判別出焊透、焊穿、不連續等焊接缺陷。
12月18日 河南省鑄鍛工業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為便于開展行業活動,增設鍛壓分會,設常務理事9名,主要領導如下:
會 長:李健本(第一拖拉機工程機械公司鍛造廠廠長)
副 會 長:潘必剛(鄭州機械研究所鍛造室主任)
辛選榮(洛陽工學院精密鍛壓廠廠長)
秘 書 長:鄧連元(原第一拖拉機鍛造廠廠長)
副秘書長:趙飛(第一拖拉機工程機械公司鍛造廠副廠長)
12月18-27日 機械部北京機電研究所一行五人,以該所總工程師皇甫驊為團長,應臺灣高雄金屬工業發展中心邀請,進行訪問。在臺灣參觀了金屬工業發展中心,還參觀了鍛造,金屬熱處理、粉末冶金等七個工廠。在臺期間與臺灣同行舉行了技術報告會,介紹大陸鍛壓技術發展狀況和前景,模具材料的選擇和熱處理,回轉鍛造和楔橫軋等技術。兩岸鍛造業同行都希望以后加強聯系。
12月24日《中國汽車報》報導,北美推廣成形及沖壓模公制標準,它將改變現有汽車工業,減少成形及沖壓工具零件數,大大降低裝配及工具成本。該標準是《北美汽車公制標準(NAAMS)——成形及沖壓》
12月末 常州鍛造總廠1997年鍛件總產量為13574噸,其中各類模鍛件7539噸,各種連桿170.66萬件。耗電1012.8萬度,耗煤7053噸,消耗燃油4446噸,全年綜合能耗折標煤15086噸;按照市定額,共節約5578噸標煤。
◆ 北京先馳機電研究所于94年5月提供給天津機床鍛件廠的45KJ整體錘自由鍛電液錘,放置了三年,從97年5月開始使用后嘗到了甜頭,到97年底鍛打帶頂盤的長軸類鍛件二百多噸,兩班制生產半年多來沒有對錘進行過維修,運行正常。
◆ 《鍛壓機械》97年6期刊有上海交通大學陳軍等文章,“鍛造預成形工藝三維塑性有限元模擬”。綜述了目前鍛造成形數值模擬的發展現狀,對三維鍛造過程數值模擬技術的軟件系統實現提高了可靠的處理方法,并建立了通用三維剛塑性/剛粘塑性有限元數值模擬系統。對圓餅類鍛件的鐓粗預成形工藝進行了過程模擬,首次模擬了連桿滾擠預成形工藝,分析了摩擦條件對成形過程的影響,對于模擬整個多工位鍛造過程,實現合理的預成形工藝和模具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 《鍛壓機械》97年第6期報導,太原重機學院雷步芳撰文“一種新型液壓模鍛錘”,介紹新研制的C83-2.5KJ錘身微升式液壓模鍛錘的工作原理、結構和性能特點、液壓系統和程控系統,以及工藝實驗和生產應用效果。
◆ 1997年齊齊哈爾車輛廠生產50鋼車軸8000根,包頭二機生產50鋼車軸3000根。
◆ 1997年12月,上海鍛造協會組團參觀訪問10企業,參加人員17人。
|